第(1/3)頁 若論起薩非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恩怨,絕不是一兩句話能夠概括完的。 所以奧斯曼蘇丹對阿巴斯二世找來明軍做幫手絲毫不感到意外。 但是奧斯曼蘇丹不在乎。因為在他看來奧斯曼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其余所有國度都只配給奧斯曼提鞋。 之前的失利無外乎是因為奧斯曼大意輕敵了。 這一次奧斯曼蘇丹默罕默德決定親自率兵進攻這個老對手,他就不信三軍不用命。 當然了親征這種東西任何時候都是有風險的,奧斯曼蘇丹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他指派他的兄弟監國,萬一有意外奧斯曼帝國的政權也會很穩固的掌握在王室手中。 這一次奧斯曼蘇丹集結了足足三十萬大軍。 這也是眼下整個奧斯曼帝國能夠動用到的全部機動兵力。 畢竟其他重鎮也是需要兵力駐守的。 如果奧斯曼蘇丹把西線的兵力全部抽調的話,歐羅巴那些國家又該不安分了。 奧斯曼蘇丹也是建立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兵力抽調的,不可能任性起來就一切都不管不顧了。 眼下奧斯曼的最主要敵人就是薩非帝國的波斯人,除此之外奧斯曼蘇丹不考慮任何外部斗爭。 只有解決了這個心腹大患,他才會調轉頭來對付西邊的歐羅巴人。 整個戰爭機器開動之后就停不下來了,三十萬大軍需要至少等額的民壯來配合拉運糧草輜重。 奧斯曼蘇丹也毫不猶豫的下旨,從各地抽調民壯。 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君王乎。 奧斯曼蘇丹根本不在乎這些底層百姓的死活。 只要能夠征服薩非帝國,趕走明軍宣揚奧斯曼帝國的國威,奧斯曼蘇丹就是覺得值得的。 這些征調來的民壯大部分會死在前往薩非帝國的路途中。 有些是累死的,有些是餓死的,有些是被鞭子打死的。 但是奧斯曼蘇丹甚至不會抬起他高貴的眼睛多看一眼。 在他看來為奧斯曼帝國死去,是這些普通百姓的榮耀。 ... ... “蘇丹陛下,要不在前面休息休息吧。”伊茲罕馬騎馬跟在奧斯曼蘇丹半個身位后,極為諂媚的笑道。 作為蘇丹的近臣,伊茲罕馬一直以來都是深得信任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