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利不起早,若是利益沒有大到倭寇無法拒絕的程度,他們為何會遠渡重洋,拋家棄子來到大明東南沿海劫掠?吃飽了撐的嗎? 一開始他們肯定是滿足于東南沿海各大豪商的豢養,但后來漸漸的就不滿足于此了。 具體兩者的關系究竟如何,朱由榔還要命人仔細去查,但眼下他急于聽一聽鄭經怎么說。 “接著說下去。” 鄭經點了點頭,沉聲道:“陛下,據臣所知,倭寇基本上都盤踞在了泉州城以外的散落的幾十個小島上。這些小島基本上都是無人居住的,不過也有一些是當地漁民定居的小島。” 朱由榔微微頷首。 “這么說來,他們也是很謹慎了。” 如果倭寇只是盤踞在其中幾個小島的話,明軍應對起來很是輕松。 只要封鎖一定的海路,基本上就可以甕中捉鱉。 但如果倭寇分散在幾十個小島,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明軍的水師規模數量雖然龐大,但也不是無窮無盡的。 雖然勉強可以封鎖海路,但是如此一來兵力就會相當的分散。 這樣倭寇就相當于尋覓到了可乘之機。 即便正面戰場上倭寇賺不到便宜,也完全可以利用機會跑路。 明軍是不可能全部封鎖之的。 這也是困擾朱由榔的一大難題。 沉默了片刻,朱由榔吩咐道:“明日一早,愛卿帶朕去看看,朕也想要看看如今泉州水師是怎樣一副模樣。” 朱由榔要做的可不只是鼓舞士氣那么簡單,而是想要針對性的做出調整。 要想做到萬無一失,就不能留有任何的隱患。 朱由榔當然是相信鄭經的,但鄭經畢竟太年輕了,有些地方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朱由榔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將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極致。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