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久之后奧斯曼蘇丹就向薩菲帝國皇帝阿巴斯二世和大明晉王李定國發出求和的愿望。 使者親自前來伊斯法罕商談和談細節。 這一次奧斯曼是真的被打痛了,打怕了。 即便是眼高于頂,目空一切的蘇丹也不得不暫且放下架子,老老實實的求和。 畢竟求和還能茍延殘喘,若是死鴨子嘴硬,很可能直接就被滅了。 三十萬大軍毀于一旦,奧斯曼帝國可謂是傷筋動骨,沒有個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是不可能恢復元氣的。 這個時候低頭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所以在使者出使前,奧斯曼蘇丹也給予了他很大的權力,只要不是涉及到特別過分的條件都可以答應。 奧斯曼人以戰敗國的身份來到伊斯法罕,最為興奮的自然就要數阿巴斯二世了。 他本就不是一個混吃等死的性格,立志于做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 與薩菲帝國毗鄰的奧斯曼帝國一直都被他視為假想敵。 雖然最終波斯人是靠著和明軍聯手才最終擊敗奧斯曼人,但是阿巴斯二世已經是十分滿意了。 結果最重要,結果好了,其他的事情就根本不重要了。 事到如今,波斯人自然要借著機會狠狠的在奧斯曼帝國身上割下一塊肉來。 和談是在皇宮之中進行,為了參加這次和談阿巴斯二世特地換了一身嶄新的袍子。 袍子乃是金黃色,上面鑲嵌了無數五彩奪目,璀璨無比的寶石。 遠遠的望去,宛若天神下凡一般。 相較之下,李定國穿的就較為樸素了。 一身行軍袍,雖然在他的魁梧身材下襯顯得十分奪目,但歸根到底樸素了一些。 李定國似乎并沒有要和阿巴斯二世在這方面一爭高下的意思。 畢竟這里是波斯帝國的主場,明軍再怎么說也是客軍,出風頭不太合適。 何況皇帝陛下的旨意還沒有到,此時李定國說的再多也不起作用。 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 李定國也不傻,自然不會在這種時候過度的表現自己。 這場和談,注定是要由阿巴斯二世來主導的。 當然,阿巴斯二世也沒有讓李定國失望,一上來就極為主動,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