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奧斯曼使者被阿巴斯二世逼得毫無辦法,只能屈于應付。 強烈的屈辱感讓他甚至想要一度自盡,但是一想到蘇丹陛下臨行前的交代他也只能忍氣吞聲,打碎了牙往肚子里送。 當然了,有些該爭取的地方他還是爭取了的。 最終經過雙方的一番討價還價,奧斯曼方面同意開放國境,任由波斯商人和大明商人經由奧斯曼前往歐羅巴經商。 另外奧斯曼人還承擔此次明軍和波斯軍隊的軍費和戰爭損失共計白銀一千萬兩。 其中波斯方面四百萬兩,大明方面六百萬兩。 這個比例是阿巴斯二世和李定國商議的結果。 一開始阿巴斯二世提出三七分成,但是李定國覺得不應該如此欺負人,所以改成了四六分成。 但是總數是不變的,那就是一千萬兩。 奧斯曼使者聽到這個消息,險些背過氣去。 再怎么說一千萬兩也不是個小數目,他要是真的答應了蘇丹陛下那里肯定會十分的生氣。 但是阿巴斯二世直接表示這個條件沒得談,若是奧斯曼人不同意也可以,那就請回吧。 無奈之下使者只能同意。 除此之外,雙方還定下合約,彼此再不侵犯。 這個條件談成,李定國還是比較滿意的。 大明天子一直希望打通絲綢之路,讓他出兵幫助波斯的根本目的也是在此。 所以只要這個條件達成了,陛下就肯定會滿意。 至于李定國爭取到的六百萬兩白銀的賠償可謂是額外收獲了。 果不其然,就在奧斯曼使者離開伊斯法罕之后不到半個月,大明天子派來的使者也抵達了這座城池。 使者傳達了朱由榔的口諭,基本上和李定國預想之中的差不多。 論起忖度君心,李定國不說大明第一人,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排在前列的。 事已至此,李定國也沒有必要在波斯繼續待下去了,他決定即刻啟程返回河中,再修整一番返回西域。 畢竟他手中有十幾萬大軍,若是遲遲不歸朝,天子心中肯定不踏實。 這一點李定國心中心知肚明,不管怎么樣不能犯了忌諱,冒犯天威。 ...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