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中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一開始埃里克只想要看瓷器、絲綢、茶葉,但他漸漸發現其他的東西也很吸引人。 譬如漆器、團扇種種。 大明果然是地大物博,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吸引力。 埃里克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極樂世界一般,甚至是一度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最后還是在大明官員的建議下挑選了幾家有代表性的,展開了談判。 談判之后埃里克十分滿意的回到了住處。 他也是看過馬可波羅游記的。當初他還曾經質疑過馬可波羅游記的真實性,但是現在看來,這絕不是什么子虛烏有,憑空杜撰來的。 就埃里克親眼所見,大明的繁榮比之元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遙遠的東方真的是太繁榮昌盛了,這讓從小生在歐洲長在歐洲的埃里克一時感到無比的羨慕。 有朝一日法國應該也是可以變成這樣的吧? 埃里克心中充滿了希望。 而且他覺得自己也有必要效仿當年的馬可波羅寫下一份類似的游記。 畢竟相當程度上這也算是留名青史了。 思及此,埃里克又滿是干勁,提筆開始寫書。 ... ... 文化的交流有諸多種方式,其中最為簡單直接的就是通過書籍。 所以朱由榔當時跟埃里克達成貿易協議時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法國方面必須要把一些珍藏的科學書籍贈予大明。 朱由榔腦中雖然也記著不少,但他畢竟不是神人,不可能什么都記著。 靠著回憶寫的物理化學教材肯定會有疏漏之處,專業性延展性上肯定也沒有那些科學家寫出來的更好用。 若是能夠借助埃里克之手把書籍教材問題解決了,無疑是對大明科技的發展極為有幫助的。 皇家科學院的作用立下一個標桿和牌坊,吸引更多的人投身這個領域,但是也得有合適的土壤才行啊。 毫無疑問,這些專業書籍就是土壤。 朱由榔不知道要花幾代人的時間才能讓人們真正的接受科學技術,但是不管這個過程有多么的難,不管這個過程有多久總歸是要做的。 在對太子的教育上,朱由榔也很注重這點。 因為光靠一代人是肯定不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