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完了《金波會》之后,趙然感觸良久,多年前的那些往事浮上心頭,已經把被蓉娘趕到樓下睡覺這件事差不多忘了。 踱步出門,就在景陽樓前望著遠方的玄武湖,回想著以前的一幕一幕。 但他也只能是感觸而已,身為文昌觀方丈和雞鳴觀方丈,主持江南庶務乃至東海庶務多年,如今的趙然已經慢慢退出了三清閣,雖然依舊兼任君山衛的衛使,但這個職司僅僅是三清閣留給他的一份薪酬而已,每年的一千兩銀子依舊照付,但三清閣事務已經不再請他參與了。 回憶到半夜,蓉娘下了樓,又將他拽上了二樓,卿卿我我不用多提,所謂床頭打架床尾和,就是這個意思。 整個七月,趙然都在和陳善道討論東海大戰的獎勵名單,上上下下好幾次,反復修改,終于得出了一份可以上報真師堂的名冊。 趙然、陳善道的名字自然不在其上,聯席會議各方也不在其中具名,大家都清楚,東海島嶼的分封,以及道館的建立,都要依據這份名單來著手進行,他們都出自玄門正宗,各自宗門都有一省或一府之地,再去大海上占一個島,不僅吃相太難看,也不在《封地法》的適用范圍之內。海外墾殖公司今后五十年的收益,其實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 真正位列名單上的,是那些的確有需求的人和宗門。 根據評估,立功名冊分為四等,王守愚等十一人位列頭等,有三十余名修士和二十余名軍士位列二等,排在三等之內的,有一百八十余名修士和三百多名軍士,最后一等功績的名單就更多了,有上千人榮獲此功。 經過權衡后,王守愚被封在元覺島,建元覺館。 落葉島仍歸聽風道人,建落葉館,趙然本想將中葵島封給楊先進,但楊先進不要,他愿意繼續跟著聽風道人。 蕭山被封在靈鰲島,建靈鰲館,他終于帶著宗門從山東蓬萊館自立出來。蓬萊館是山東道館中最為擁擠的一家,擠著七個宗門,能夠出來自立一方,是蕭山成為本宗掌門之后的最大心愿,如今有了資源豐富的靈鰲諸島,本宗終于算是有了自己根,這讓蕭山很滿意。 大戰中有重大立功表現的陳眠竹、舒遲和芊尋道童被分在了波唐海,波唐海有八座島,將建立波唐館,陳眠竹被舒遲和芊尋道童推為大長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