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40章 我們這是在保護張潮!-《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2/3)頁

    杰瑞米·克拉克冷笑一聲,回到座位,手指不耐煩地敲擊桌面,他知道想要說服這個編輯很難,于是平緩了一下情緒,耐心地道:“畫像?精準?大衛,你太天真了!讀者不會去分辨這些微妙的層次!

    在當前的輿論中,尤其是在我們剛剛經歷了新保守主義的失敗,正滿懷希望擁抱一個更‘進步’的未來時,任何對‘多元包容’可能帶來的復雜、潛在的風險的探討,都會被簡單粗暴地貼上‘恐懼改變’、‘種族主義回潮’的標簽!

    看看外面吧!現在很敏感!《競選州長》里對‘非二元性別者’符號化的呈現,對少數族裔被當作政治工具的描寫,對狂熱民意碾壓法律程序的刻畫——

    尤其是主角還是個被利用的、可憐又可笑的亞裔非法移民——這簡直是往火藥桶里扔火柴!”

    說到這里,他身體前傾,壓低聲音,卻更具壓迫感:“想想后果,大衛!想想現實!我們不是蘭登書屋(Random House)!他們靠《原鄉》賺得盆滿缽滿,可以承受一定的輿論風險。

    我們Simon & Schuster剛剛在張潮身上栽過跟頭,錯失了《原鄉》!董事會盯著我們,股東們等著看我們這次的表現!我們需要《一種玩笑》大賣特賣,來挽回顏面,來證明我們簽下張潮短篇集的決策是正確的!

    而不是出版一篇可能引發巨大爭議、甚至招致大規模抵制的‘預言’!”

    看到大衛·米勒依舊不肯退縮的眼神,杰瑞米·克拉克嘆了一口氣,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然后道:“你想想看,那些激進的平權組織、移民權利團體、性別酷兒組織……他們會如何看待這篇?

    他們會認為張潮是在為邊緣群體發聲嗎?不!他們會認為他在妖魔化他們的訴求,將多元包容的未來描繪成一場由符號、謊言和愚昧驅動的鬧??!他們會組織抗議,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抵制標簽,會要求書店下架這本書!

    那些正沉浸在總統選舉勝利喜悅中、期待美國翻開新一頁的普通讀者,他們會愿意在這樣充滿希望的時刻,讀一篇如此‘喪氣’、如此‘唱衰美國未來’的嗎?他們會覺得被潑了冷水!”

    大衛·米勒忿忿不平地道:“所以,就因為我們害怕可能的爭議,就要閹割一部真正具有思想深度和預言力量的杰作?就因為現在流行的是‘希望’和‘改變’的贊歌,我們就不能允許一個冷靜的、甚至刺耳的警鐘存在?

    杰瑞米,我們是出版社!不是政客的競選團隊!我們的職責是發現、傳播有價值的文學,是呈現多元的聲音和深刻的思考,哪怕這些思考是令人不安的!

    張潮的這篇,恰恰因為它敢于觸碰政治光環下的暗面,因為它預言了狂熱和符號化可能帶來的反噬,它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他走到杰瑞米桌前,雙手撐在桌面上,直視上司的眼睛:“你說讀者不會分辨?那是你低估了讀者的智慧!也低估了張潮講故事的能力!這篇的力量不在于它的結論,而在于它令人信服的推演過程!它展示了一種可能性——

    當身份政治被極端化,當群體情緒被媒體和精英無限放大和利用,當程序正義在‘政治正確’的名義下被選擇性忽視時,民主制度可能滑向怎樣的荒誕深淵!

    魏老三的遭遇是悲劇性的,但那些利用他、捧殺他、最后又拋棄他的精英和民眾,他們的狂熱、盲從和健忘,才是真正的諷刺核心!

    這難道不是對所有人,包括那些高舉多元旗幟的人,一記響亮的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包容的同時,不能喪失理性、常識和對個體真正的尊重?”

    此時,大衛·米勒的聲音帶上了一絲悲憤:“你擔心得罪新興群體?但文學的價值恰恰在于它的復雜性和挑戰性!

    喬治·奧威爾的《1984》出版時也得罪了無數人!但它警示了極權的危險!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戳破了美國中產階級郊區生活的虛偽幻夢!

    它們都引發了爭議,但時間證明了它們的偉大!如果我們現在因為恐懼而退縮,因為商業計算而放棄這篇《競選州長》,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篇好,我們失去的是出版人的脊梁!

    我們是在向一種新的、無形的審查——自我審查和商業審查——低頭!這是在扼殺思想的多樣性!”

    杰瑞米·克拉克終于忍耐不住了,他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喝道:“夠了,大衛!收起你的道德高地和文學殉道者的姿態!這不是扼殺思想,這是商業現實!是風險管理!”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情緒,用盡量和緩的語氣道:“我沒有說要‘閹割’它!我說的是它可能不適合放在這本以《一種玩笑》命名的、集合了他之前四篇中國題材預言的集子里作為主打新作同步全球發行!

    那四篇——《最后一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畫皮》、《裝在套子里的人》——雖然也有對未來的警示,但背景在中國,核心批判指向也相對清晰。

    美國讀者可以帶著一定的距離感去閱讀和思考,甚至帶著一種‘他者’的優越感。但《競選州長》不同!它直接對準了美國的心臟!對準了我們現在正在經歷和期待的未來!它太尖銳!太直接!太‘不合時宜’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