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純真年代-《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3/3)頁
在這其中所有重大事項須要全員公決,雜志社獲得的財富,除上繳稅之外,由全體成員共同管理支配。
收益分配以按需分配與按勞分配相結合,人人都可以獲得均等的基本工資、公費醫療、直系家屬享受半公費醫療。每個工作日按不同崗位的勞動付出,計算為工分。
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說白了,這群人的想法就是建造一個理想主義的公社,只是規模沒那么大而已。
“這種事聽聽就好了,人性復雜,真要能這么簡單,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也不會尋求改革了。”林為民說道。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國家大了,問題和矛盾自然就多,所以想搞公社和共產肯定沒那么容易。可他們就那么一點人,規模又那么小,要是做得好的話,應該也可以吧?”
這個想法贏得了不少人的贊同。
確實,十億人搞公社和共產,那是天大的難事。
可要是十個人搞這件事,聽起來難度立刻就降低了成千上萬倍。
“呵呵,這事跟人多人少沒關系,跟人性有關系,人性都是自私的。”
“那照你這么說,共產主義這件事就實現不了了?”有人問道。
林為民搖搖頭,“不是實現不了,而是道路艱難,這個問題我也回答不了。也許等到有一天,社會生產力極度發達……”
“可我們解決不了人性的問題!”有人插嘴道。
說到這里,眾人的情緒都有些低落,這就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我覺得,這恰恰是一件好事!”在眾人都低頭的時候,林為民卻這樣說道。
“為什么?”
“社會在發展,生產力也在進步,總有一天我們會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人民富了、國家強了,到那個時候,
人民很有可能陷入享樂主義的陷阱,連政府也迷失了方向,到那個時候我們要怎么辦呢?這個社會的出路在哪里呢?
共產主義,哪怕是不切實際的美夢,但卻可以給我們的社會指明一個方向,讓我們朝著理想的星辰大海不斷前行,而不是像那些曾經發達富庶的古代文明那樣湮滅于時間的長河當中。”
林為民說話的時候眼神深邃,仿佛看到了從古至今的興衰。
佟鐘貴被他的發言感染到,激動的站起身。
“林老師說的對,這樣的理想在短時間內是注定實現不了的。
但并不妨礙它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共識和長遠的目標,也許一百年、也許一千年,只要有這個共識和目標,我們的社會就會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動力,朝著這個宏偉而遠大的目標不斷前行。”
眾人忍不住鼓起了掌,夸贊道:“小佟說的好!”
被眾人好一通夸獎,佟鐘貴從激動情緒中抽離出來,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像《當代》編輯部里這樣的辯論,如果放在三四十年后看可能會很可笑。
但放在如今卻沒有絲毫違和,這是純真年代。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