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知道有些同志不理解。認為我們應該把學校選在那些條件相對好一點的地區,老百姓送孩子上學的意愿高,我們的希望小學建設的才更有價值。 咱們選的這些地方,老百姓窮的連飯都快吃不上了,還上個屁的學!哪有錢上學啊?” 最后的總結發言,林為民的話略顯粗鄙,會議室里響起了一陣笑聲。 林為民臉上也露出了幾分輕快的笑容,然后他的臉逐漸嚴肅了起來。 “可是,我的同志們,就是因為這么窮,我們才更要發展教育事業。 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光靠力氣就能夠脫貧致富嗎?光靠勤勞就能夠過上好日子嗎? 中國積貧積弱百年,難道是因為我們的先輩沒有力氣、不夠勤勞嗎?這世界上,還有比中國的老百姓們更勤勞的民族嗎?” 林為民的發問振聾發聵,參會人員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低沉的情緒。 “條件越是差,越是窮,我們才越要搞教育,我們要讓那些祖祖輩輩都在為吃飽飯發愁的山溝里的娃娃們都學到有用的知識,用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有機會、有能力去改變自身以及家鄉的貧困。 我們的希望小學,就是要給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孩子們看到希望,看到他們的未來! 同志們,再窮不能窮教育啊!” 林為民的聲音慷慨激昂,擲地有聲,話音落地,會議室內所有人自發的響起整齊劃一的熱烈掌聲,所有人都面色激動、眼神亢奮的望著他。 沒錯,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才是希望小學誕生的意義所在! 基金會工作人員們的情緒被林為民這一番慷慨陳詞完全調動了起來,這群人恨不得現在立刻就奔赴祖國條件最貧困、最艱苦的地區去建設他們理想中的希望小學。 記者們同樣激動萬分,他們顧不得鼓掌,奮筆疾書,記錄著林為民這振奮人心的發言,這些話一定要發在報紙上,要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看到。 掌聲經久不息,所有人恨不得把巴掌都拍紅了、拍爛了,以示他們對這番話的贊同和認可。 林為民數次擺手,終于制止了大家的掌聲,等待大家的情緒逐漸平復,他的眼神掃過了眾人,然后緩緩的說出了一句話。 在場眾人震驚的望著他,剛才還熱烈、喧鬧的會議室里瞬間鴉雀無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