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己不認可,不了解,不相信,不代表不存在。 宇宙無限大,那么一切的可能,也該是無限大。 因為了解,所以才知道自己的無知,越深知自己的無知,就應該對未來越充滿希望。 與將軍大人又一次辦完正事,讓她自個先睡去,陳鋒又回到自己的別墅,開始聯系科學城那邊的項目組。 馬上就要去往太空,這次天心艦隊駐扎的位置在天王星軌道之外的第一層防線。 到了那邊,就要以隨時準備迎接戰爭的持續演習為主了。 那么,是時候給自己在歷史科學院的二十一世紀科技研究項目組的成果,做一個完善的收尾總結了。 免得去了那邊之后,突然發生什么意外,沒來得及辦完這件最重要的正事就提前嗝屁,那才是鬧了大笑話。 深吸口氣,陳鋒定下計劃,在這兩天之內集中掃蕩綜述與點對點的突擊記憶重點科技成果。 開工! 兩天之后,距離登艦還差兩個小時,陳鋒完成了這個大項目。 他先記憶了數個2030年至2050年間,由歐胖子的老爹歐國華所領銜的歐禾集團耗資甚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又耗時近二十年才攻破的材料配方與合成方案。 這些都是事關人類百年大計的重點新材料,包括數種有機分子材料與金屬材料。 其中的金屬材料,卻正是在上一條時間線中,由他本人牽線搭橋,讓賴恩與歐禾集團合作,共同推出的常溫超導金屬。 常溫超導金屬材料的出現,可以讓人類把電線做得很細,但電力傳輸能力卻暴漲。 全球電能的轉運能力,線路損耗的降低,電子電器的性能與能耗比等等各方面的綜合水平,都將呈指數級提升。 陳鋒直接拿走了歐禾集團與賴恩的標準答案,并且打算回去之后,直接找上歐國華,與歐禾集團合作,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提前二十年拉開一次新的、大型的、徹底的人類工業革命。 要干,就干最狠的! 材料與能源,是人類進步永恒的主題。 能源那邊,他又盯上了另一個東西。 這事還是和賴恩有關。 賴恩2045年才研發成功的,超高轉化率超耐用太陽能電池板。 他要提前二十五年解決人類的能源困局。 這電池板中用到的核心材料,既有前面的常溫超導金屬,同時又包含了另一種陳鋒即將搬運回去的有機分子材料。 所有的核心科技都關聯了起來。 這,就是陳鋒想要的體系。 他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推進所有科技,那么他找出的來的這條線,就是這個。 先動了材料與能源,那么自然牽一發而動全身。 其實人類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還有另一個僅次于材料和能源的永恒主題。 人工智能。 但人工智能的進階依然需要建立在前面兩種基礎學科打好的地基上。 不能革了半導體材料的命,無法讓計算機得到更強的運算能力,再好的人工智能架構與思路,也只能是鏡花水月。 2065年時,人類的人工智能馴化體系的確得到了一個質變,可以讓AI的訓練效率提升近億倍。 但那時候的電腦運算能力早已翻了成千上萬倍,一個普通的家用電腦擁有的算力,就能及得上2020年的銀河超算。 陳鋒把東西搬回去,基礎條件不滿足,一樣只能干瞪眼。 這次陳鋒在科技層面,主要就做材料與能源領域內的兩大騷操作了,別的他暫且不打算搬。 因為就這兩樣最方便轉化,各方面條件成熟。 其他的,就算他提前知道一些答案,但拿回去之后,說不定別人已經差不多快完成論證,要出成果了,他再拿去獻寶,很容易被當成商業間諜。 又或者,他提前幾十年拿到成果,但很容易因為跨度太大,其他相關學科沒能跟上,沒能形成一條產業鏈。 諸如HIV疫苗、癌癥特效藥、大數據網格自解析體系、無限循環再生高容量生物電池、可控核聚變、生物制造與以生物為媒介的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這些東西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其的產業鏈跨度都很大。 近的,陳鋒不方便抄,遠的,抄了轉化不了。 他回去之后只有一個月時間,要埋下引子,還要別人肯盲目的相信他,這很難。 很可能他直接把正確答案擺在別人面前,別人反而會因為抗拒與質疑他,而刻意的避開正確答案,繞一個絕望的死胡同里去,浪費更多資源與時間。 以賴恩和歐禾集團為媒介,自己去的構建出完整的科技升級鏈,事情才能辦得很漂亮。 文明的進程,才能可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