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舊的問題重新擺在陳鋒面前。 參戰? 不參戰? 早在近百年前,當他第一次走出地球時,這問題就在困擾著他。 以陳鋒的本性,當然不愿袖手旁觀,必須得親臨戰場中央沖鋒陷陣才能念頭通達。 但他找到了自我說服的理由,那就是他需要收集信息,不能死得太早。 他還真就用這一百年時光在腦子里積累了無數知識,更救回小福的命,讓小福一日千里的前進,直到發掘出迷族巨艦,再開發出折躍戰甲,最終以一己之力摧毀球型戰艦。 陳鋒已經記住大量的宇宙學知識。 首先,他初步記下的生命星系、奇跡星系以及數量龐大的人類已經開發利用的宜居易改造星系坐標將會在下一條時間線中,極大程度的加快獵戶臂人類的發展擴張速度。 第二,那些被他精挑細選出來,并融會貫通了的宇宙學相關知識,也可讓太陽系內的人類后代足不出戶,便提前著眼于宇宙,無論是太陽穹頂降臨之前還是之后,都可以。 太陽系內的科技進程也將得到再次加速。 第三,他記下了迷族巨艦的坐標,并且知道如何發掘迷族心腦核心,還記住了小福的折躍戰甲設計方案,以及小福根據蛋白結構反推Z菌基因信息的思維模式。 那么下次最不濟,他抵達這邊后也能嘗試親自發掘巨艦,并制造折躍戰甲。 第四,小福甚至還看懂了ZS菌,哪怕這個看懂其實沒什么“卵用”,但總好過一臉茫然的死不瞑目。 這些都是陳鋒用百年時光的潛伏換來的戰果,證明了他當初看似自私自利的選擇的正確。 現在局面又到了新的階段。 之前,他還能用需要厚積薄發來搪塞與自我麻痹,悄然忽略掉自己不出山的決策依據是因為看不到“熟人”,沒有自己真正在乎的人的問題本質。 現在卻已經沒有時間了。 同樣的理由搪塞不過去了。 可悖論依然存在。 他真不知道怎么做才更好。 他不是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他躲著也絕非單純的自私,那其實是他的貪婪。 這不是自私的貪婪,是他代表整個種族,面對文明存亡而不得已為之的貪婪。 他做夢都想找到更好的那個選擇,只要能為文明爭取更多好處,讓這條時間線里的所有人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讓小福完成最后一步的最高理想,哪怕他辜負了這條時間線里所有人的期待,在別人心中最后變成個貪生怕死的罪人,一個拋棄無數信徒的“叛徒”,他也可以承受。 所以,他這真不見得是自私。 如果陳鋒現在就帶著小福參戰,按照薇星和他本人的估算,他頂多能把倆月滅亡之期推遲到三個月,那小福還是來不及完成種植戰艦。 可如果他繼續藏著,等倆月之后,獵戶臂人類又只剩自己一人,那復眼者的艦隊必定開始全力以赴的尋找和圍剿自己。 到時候還能逃多久? 復眼者會不會通過進一步滲透吸收獵戶臂信息,迅速發現格拉斯人的奧秘,并也鉆進亞空間介質層中? 這都尚未可知。 但還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陳鋒帶著小福回歸人類社會后,讓小福與其他頂級科學家進行思維碰撞,互相啟發思路,并給小福擴大建設出新的更龐大的研究機構,那么即便種植戰艦技術的推進緩慢,也可能爆發出一些其他類型的重要科技,說不定能拖延一下人類的敗亡時間呢? 又或者,在獵戶臂人類殘存的科研力量里,肯定還有另一些聰明才智不輸小福的人,如果把小福作為一顆催化劑,放進人類的大魚缸,能不能形成強效的鯰魚效應,以更快完成種植戰艦研發呢? 陳鋒真不知道了。 他的眼前永遠籠罩迷霧。 這迷霧太濃郁,他看不清路了。 歷史的走向里充滿的可能性太多,陳鋒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無窮的變數與分岔,他思考的結果就是,好像不管怎么選,都選不出個標準答案來。 很多人都以為,絕對冷靜與理智的人在面對兩難選擇時肯定能迅速做出決定,絕不會猶豫。 其實這錯得徹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