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獵戶臂內的近九十萬艘棱形戰艦則以數百為一組,分為千余小隊分別攻擊不同的人類星系。 但在他眼前這個小小的行星系中,卻充斥了整整十萬艘棱形戰艦。 并且棱艦采用的作戰思路不同以往,并非分割突進,而是圍繞著一個巨大星體組成了讓陳鋒似曾相識的網格鏈接陣,以緩慢而又堅定的姿態穩步往前壓進。 陳鋒掃了下該星系的詳細情報,這才恍然大悟。 這是裝載了代號001超小恒星引擎的DF-711恒星系,也是目前人類建成的唯一以恒星直接供能的慢速超級堡壘艦。 自從戰爭開始時,直徑711萬公里的DF-711堡壘艦便開始以極慢的速度緩緩加速,從發展星區的邊緣處往獵戶臂外飄移。 由于無法建成足以籠罩711萬公里范圍的巨大曲率泡發生器,堡壘艦只能采用傳統介質推進模式。 百年過去了,711堡壘艦的飛行速度依然沒能達到光速,僅每秒六萬公里,約等于五分之一光速,并且還沒離開晨風帝國疆域,只不過稍微靠近了一點邊疆而已。 但這本就在科學家的估測之內,只要能再堅持個幾百年,711堡壘艦將能逐漸接近光速,并以勢不可擋的姿勢投向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遙遠的另一端。 按照科學家的估算,堡壘艦功率全開的力場護盾可以以量取勝壓過棱形戰艦的網格電漿撕扯,也能依靠龐大的質量對抗黑洞炸彈的牽引吞噬,力場護盾再加上超厚的合金殼層防護,也能抵擋反物質炸彈的轟擊。 至于刀鋒螂的統一力切割,也不怕。 堡壘艦的表面布滿了無數使用了聚焦透鏡的能量巨炮,可以對外實施飽和打擊,刀鋒螂真要硬沖上來,也完全有機會將其剿滅。 至于刀鋒螂的折躍能力? 在堡壘艦超高質量帶來的超強引力牽扯之下,堡壘艦附近的空間本就扭曲,再加上超大功率空間紊亂力場的持續影響,刀鋒螂想要折躍靠近,沒那么容易。 至于物理毒素彈? 那也不怕。 堡壘艦外殼裝甲共有數萬層相互獨立的分層,還有可以隨時分割的鱗片結構設計,被轟碎一片,當場放棄就是了。 下層的外殼又能立刻上浮,接班破損部位,里層的制造工廠又能加班加點的生產新裝甲。 拋開恒星引擎不談,堡壘艦中囤積的電池就夠里面的幾十億人滿負荷使用長達千萬年。 科研人員在這一百年里也不是什么事都沒干,在分析棱艦結構的同時,除了研究如何破開對方的裝甲之外,當然也在根據爆炸反饋改良己方材料。 按照帝國高層的最悲觀估計,即便戰敗了,711堡壘艦也完全有機會沖向無盡的宇宙,哪怕沿途一路被棱艦追殺也沒關系。 人類的歷史將在堡壘艦中得到延續,一千年、一萬年、十萬年、百萬年甚至千萬上億年,都有機會。 也許在某一天,人類可以進入另一個更強大文明的疆域,而這個強大文明又剛好是“好人”的一方呢? 雖然這是做夢,但總比把自己關在噩夢里好吧。 晨風帝國的最高指揮部,也正位于堡壘艦中。 如此大的目標,自然很難逃脫復眼者的眼線。 之前復眼者或許是打算將其留到最后來慢慢拾掇,現在卻突然改了主意,調集了整整十萬艘棱艦將其團團包圍。 堡壘艦前進的步伐依然不曾停止,但棱艦的包圍圈也穩穩的跟隨著堡壘艦的速度同步移動。 里面依然有無數戰艦與戰機飛將出來,試圖撕裂棱艦的包圍圈。 包圍圈的外圍,則又是更多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零散人類兵力。 聚沙成塔之下,光是在外圍試圖攻破棱艦防護層的人類兵力就堪比當年鼎盛時期的巴納德星艦隊。 毫無疑問,這必將是人類的最后一戰。 薇星的兩個月估測,指代的正是它認為的711堡壘艦能堅持的時間。 至于其他殖民星系,扛不到那個時候。 711堡壘艦覆滅之時,便是人類文明被畫下句點之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