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鋒在心里過了一遍這名詞,然后拿起圖紙仔細打量。 漩渦的中心點用蠅頭小字標注著太陽。 這是個如立體蜘蛛網般籠罩了大半個太陽系的大網。 大網由內向外分為八個圈層,每個圈層相互間以許多弧線狀的管道聯通。 賴恩解說道:“八層可變形的環線將會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這些連接弧線管網與環線以活動卡扣相連。管網內部是超真空環境,我們可以讓如同火車般的穿梭機從弧線管網進入環線管網。” “在持續電磁動力的加速下,太空火車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三分之一光速。在弧線與環線管網之間進行切換時,只需要減速至十分之一光速即可。交通網絡會成為太陽系的血管,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物資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這能大量提高太陽系內部的資源分配效率,把無限資源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到無窮大。當我們完成質能轉化方程和戴森膜后,便可以開始實施。” 陳鋒凝神觀摩許久,這種血管般的網絡,在以前的時間線中并未采納過。 他不確定這是否是一條正確道路。 他問道:“在技術水平還不夠時,這未必劃算。畢竟我們只有一千年。” 賴恩笑了笑。“絕對劃算。” 陳鋒:“何以見得?” 賴恩:“你說過,太陽系對人類很重要,對吧?” “是的。” “在第九條時間線中,你曾說人類的主力不應該輕易放棄太陽系。雖然走出去的人在影子星系創造很多新的價值,但依然沒有達到你想要的預期。” 陳鋒點頭,“是的。這次我們不會輕易放棄太陽系。” 有件事他沒說。 這次他對三十一世紀的戰爭布局有新的想法。 假定計劃一切順利,留下來的人類主力在《宇宙里的太陽》、《最后的千年》等等鐘蕾的額外作品的幫助下,有更多人對ZS菌免疫,人類扛住了二十六世紀這一波生化剿滅,那么到3020年時,穹頂必然還在太陽系的上空。 到那時候,陳鋒會讓后人先利用穹頂模糊監控的弊端,讓太陽系文明的外在表現停留在與第八條時間線中相似的程度,只暗中積蓄技術實力。 等到3000年左右時,再利用已經成熟的種植戰艦技術,在短短二十年內瘋狂爆種擴張軍事實力,埋伏對方一手。 那么,復眼者必然會被穹頂里觀察到的表象所誤導,第一波主戰兵力必然還是棱艦,而不會出現上條時間線里后期抵達的那些強悍援兵。 同時,首選目標必然還是太陽系。 按照陳鋒的預演,很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太陽系內的繁榮度太高,以至于復眼者果斷將太陽系視為最大威脅。 如果棱艦艦隊能沖破晨風帝國提前布下的封鎖線,抵達太陽系。 對方會保持穹頂封鎖,且百萬棱艦齊上陣,直到將太陽系徹底消滅后,才會化整為零分散開來追擊銀河里的其他人類。 但這一次,陳鋒會用太陽系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到時候晨風帝國的疆域版圖會無限大。 但戰爭第一階段的主戰場,只會是太陽系。 戰爭只會有兩個走向。 第一,復眼者發現太陽系是個硬茬子,百萬棱艦并肩子上也拿太陽系沒辦法。復眼者將穹頂留在太陽系上空,棱艦分散開來,先出去找“軟柿子”逐個剿滅,同時呼叫援軍。把最難啃的硬骨頭太陽系留到最后。 第二,太陽系反過來利用穹頂封鎖,使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絕命戰略,將百萬棱艦盡數埋葬在太陽系內。那么敵人的援兵最快也要3520年左右才能抵達。 太陽系人類將會用自身重創為代價,為整個晨風帝國爭取到可能存在的平穩發展期。 這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至于戰爭的第二階段,有兩種可能。 假定出現第一種局面,太陽系作為硬茬子被留到最后。 陳鋒將在三十一世紀找到辦法利用大統一公式創造出讓少量人類主力潛伏出穹頂的辦法,到外面去領導晨風帝國與復眼者的戰爭,開啟戰爭的第二階段。 如果是第二種局面,哪怕這會顯得很自私,他也必須帶領太陽系內的領導團隊活下去,并繼續引導接下來的五百年平穩發展期,迅速擴張實力,以等待另一種第二階段戰爭的抵達。 如果一切順利,人類可以剿滅復眼者,并反攻敵人的老巢,將其徹底摧毀,亦或是直接迎來戰爭的第三階段,面對復眼者背后真正的超階文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