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天地內丹法-《一品丹仙》
第(1/3)頁
聽東籬子將煉丹之法分為外丹和內丹,吳升忽然間想起,當年在雷公山上,木道人對自己說的那番話:“煉氣本義,即為煉丹,青妙玄功,其源為煉丹之法,于體內成丹,以代氣海之用?!?
思忖間,向東籬子問道:“前輩可知木道人?”
東籬子想了想,搖頭:“未曾聽說過,這是何人?”
吳升嘆息道:“一位前輩,死在了稷下學宮兩位奉行手上。。”
東籬子問:“這個木道人,你認識?”
吳升點頭道:“木道人曾說,煉氣本義,即為煉丹。”
東籬子默然片刻,道:“果然是位高人。”
哀思少時,吳升道:“前輩請講?!?
東籬子道:“九轉一氣丹極適合作為第一爐內丹煉制,蓋因其主藥綠蘿產自仙都山,此山你當知悉,老夫就不多言了,因此綠籮有先靈之氣,當為藥引?!?
當下,便向吳升傳授內丹煉制法門。
欲煉內丹,應先開爐鼎,其步驟共有三個,首先是“六根共震”,即于氣海中鼓蕩真元,使“丹田火熾,兩腎湯劑、眼吐金光、耳后風生、腦后鷲鳴、身涌鼻搐”,完成了這一步,便可以開始“金液還丹”。
六根震動時,舌根產生的金液, 為修士本源之液,最為珍貴, 不能浪費糟踐, 需將其引入丹田,形成不斷循環, 猶似高崖泉涌、深谷溪瀑,這便是金液還丹。
接著,再將真元在奇經八脈中游走,將所有阻滯全部打通, 這叫“通大周天”。
實際上,東籬子正是借鑒了丹爐的結構和運行方式:六根震動, 相當于“規劃”丹爐的結構, 金液還丹, 相當于構建灌溉的爐頸, 通大周天, 通的是真火通道。
完成了這三步, 身體和氣海被賦予鼎爐之能,可以準備煉丹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