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大魏宮廷》
第(1/3)頁
『PS:看書評似乎有書友誤會了,錯將「王龁」、「王戩」當成了一個人,其實這是兩個人,均是以秦國歷史名將為原型。』
————以下正文————
“……眼下暴虐的魏軍正殘害著我川人,我希望貴軍能出兵相助,解救我數十萬川人于水火?!?
面朝著仍面露震撼之色的秦少君,以及那位神情肅穆的秦軍主帥、武信侯公孫起,巴布赫抱拳,恭順地懇求道。
然而,秦少君尚沉浸在對魏公子姬潤變化之大的震撼中,而武信侯公孫起,則瞇著眼睛思考著巴布赫的懇求。
平心而論,武信侯公孫起根本沒想過要支援烏須部落。
畢竟『拉攏三川內反魏勢力』這項提議,是由秦少君提出來的,而他武信侯公孫起,則絲毫沒想過要依靠那些不成事的川人部落在擊敗魏國。
道理很簡單——靠不住。
還記得前年發生的那場『魏秦三川戰役』中,秦少君同樣采取了拉攏烏須部落、羯部落、羚部落的策略,可結果呢?由于魏公子姬潤一手主導了『函谷戰大捷』,擊敗了二十萬秦軍,以至于當時曾一度倒向秦國的那些川人部落,在魏公子姬潤的威逼利誘下對戰敗的秦軍發動了落井下石般的圍剿,從而導致『一日戰役』的發生,使得整整二十萬秦軍,最終僅只有千余名士卒逃回秦國。
在經過那件事后,武信侯公孫起就給川人貼上了『不可信任』的標簽。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兩者并沒有堅實的利益基礎。
就好比川雒聯盟與魏國,盡管川雒聯盟下的羱族部落,有好些對魏公子姬潤決定對烏須部落開戰一事感到強烈不滿,但從始至終,卻沒有幾個人敢跳出來正面挑戰那位肅王殿下的權威,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趙弘潤的赫赫威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羱族部落不想放棄他們如今的地位。
雖說烏須王庭是羱族人的信仰,可為此退出川雒聯盟,這還是不值當的。就算那些族長們自己狠得下心來,也未必能得到其余族人的支持。
可在這邊,烏須部落、羯部落、羚部落等幾個部落組成的小團體,與秦國卻并沒有多少堅實的利益基礎。
雖然秦國也仿造川雒聯盟,與羯、羚部落展開了貿易,但檔次與規模,跟川雒聯盟的『魏川貿易』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為何?
原因很簡單:秦國窮。
三川的主要特產是羊肉、羊毛、羊皮、羊骨制品等等羊類物什,還有就是奴隸。
然而在秦國,平民的口糧基本上以蔬菜與雜糧為主,絕大多數的秦人只穿著粗布衣,秦人孩童更是窮到光著屁股滿地跑的地步,他們何來的購買力,去采購三川的種種特產?
不可否認,即便是在魏國,羊肉基本上也只是魏國貴族才有財力享受的美食,可問題是,羊肉從來不是魏川貿易中的大額交易,魏川貿易的大額交易是什么?是羊毛、羊皮以及奴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