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離去【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然而聽聞此言,趙昭卻搖了搖頭,鄭重地說道:“不,只是陛下顧念著兄弟之情而已。”
這話說得沒錯,若非趙潤顧念與趙昭的兄弟之情,他大可晾著趙昭,反正到最后肯定是趙昭撐不下去。
這也正是趙昭此刻心中頗為感動的原因。
可能是聽了趙昭這話,趙弘潤的心情稍微有所改善,抬手邀請前者一同在殿內坐下。
“就一定,要回齊國么?”
在坐下后,趙弘潤凝視著趙昭許久,正色問道。
趙昭沉默了片刻,帶著幾分歉意說道:“弘潤,正如愚兄當時所言,我還是拋不下齊國……齊國如今的局勢很艱難。”
“不是有把握打敗楚國么?”趙弘潤笑著說道:“憑借那……技擊之士!”
“……”趙昭愣了愣,微笑著說道:“不曾想,弘潤你在大梁,然而齊國的事卻仍瞞不過你。”說到這里,他忽然心中一動,問道:“弘潤,依你之見,技擊之士如何?”
“呵。”
趙潤哂笑一聲。
不可否認,當鴉五將「技擊之士」的存在消息以書信的方式送到趙弘潤手中時,趙弘潤亦一度頗為吃驚,覺得這次齊國的回光返照還真有點不可思議,居然抵擋住了楚國號稱百萬的軍隊。
但吃驚歸吃驚,趙弘潤卻一點也不羨慕。
要知道,技擊之士的本質乃是雇傭兵,其本身對齊國的留戀羈絆極小,待打完這場仗、領了那些重賞之后,那些技擊之士便會離散;相比之下,魏國付出同樣的金錢,卻能打造出似魏武軍、商水軍、鄢陵軍這些精銳軍隊,這些軍隊的士卒,要么皆是魏國本土人士,要么是已經移居到魏國的他國人士,跟魏國的羈絆很深,在加上這些年來魏國朝廷幾次提高士卒的待遇,使得魏國的士卒幾無后顧之憂,因此方能在戰場上豁出性命去與敵人廝殺。
就好比商水軍,在最近與韓國的戰爭中幾乎折損一半,但依舊以頑強的斗志,正面迎擊韓國的軍隊,逼得當時的韓軍主帥樂弈只能動用「代郡重騎」這張最后的底牌,這才導致了韓軍最后的潰敗。
反過來說,若非是商水軍如此堅韌,換做其他軍隊,可能早已在樂弈的北燕軍面前潰敗,而在這種情況下樂弈投入代郡重騎,那么,魏國很有可能遭遇遠比當年上黨戰役慘敗更為慘淡的敗局。
倘若說在趙弘潤眼里,似魏武軍、鄢陵軍、商水軍、山陽軍這等真正屬于國家的軍隊,才稱得上是可以依靠的力量,那么齊國的技擊之士,在他眼里不過是亡國之兵——它消耗了齊國許許多多的金錢,卻只能讓齊國多茍存一時。
說得簡單點,這次齊國靠金錢雇傭技擊之士逃過了亡國的命運,那么下次呢?下次依舊花費巨大資金,來對抗楚國的軍隊?
要知道,楚國征召軍卒,在以往的情況下只需要一袋米糧。
因此,若齊、楚兩國繼續以這種方式僵持下去,趙弘潤可以保證,齊國會越來越虛弱,待等到這個國家的經濟被拖垮,再也支付不起龐大的金錢雇傭那些技擊之士時,那么,這個國家就將面臨覆亡。
想到這里,趙弘潤淡淡說道:“技擊之士,弱國之兵。”
趙昭愣了愣,原以為趙弘潤是在諷刺齊國的軍隊難以保衛國家,才弄出技擊之士這種雇傭兵性質的軍隊,但在仔細琢磨之后,他忽然醒悟,眼前這個兄弟口中的「弱國」,應該是「使國家虛弱」的意思。
而這一點,恰恰與他不謀而合。
但尷尬的是,如今的齊國,只能依靠這招茍延殘喘,否則,怕是齊國早已被楚國覆滅。
『……或許,是被大魏覆滅。』
看了一眼眼前這位兄弟,趙昭在心中補充了一句。
平心而論,當初趙弘潤駐兵十萬于韓國巨鹿一帶,齊國也并非從始至終不知情,只是他們不敢妄動而已——南邊的暘城君熊拓,就已經讓他齊國招架不住,誰還敢招惹當時駐軍在巨鹿的魏公子潤?
姑且不論其他人,當時趙昭便猜到了趙潤這位兄弟的意圖,因此,他才會主張投入精銳軍隊給予楚軍重擊,一方面固然是挫敗楚軍的氣焰,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在旁虎視眈眈的魏軍明白,他齊國尚有一戰之力。
否則,若齊國在楚軍面前節節敗退,搞不好連駐扎在巨鹿的魏軍都會趁虛而入,搶在楚軍面前攻陷臨淄——這才是萬萬不想面對的劫難!
好在事情還算順利,雖然耗資巨大,但征募組建起來的技擊之士,最終還是擋住了楚國的軍隊,或許正因為如此,眼前這位兄弟才會放棄攻略齊國,一門心思地去打擊韓國。
“弘潤所言大善。”
在聽了趙弘潤對技擊之士的評價后,趙昭點點頭,誠懇地問道:“卻不知,弘潤你是否有辦法,緩解此事?”
趙弘潤聞言看了一眼趙昭,笑著說道:“六哥,這你可僭越了。……我就算有主意,也不會資敵是不是?”
“齊國并非是大魏的敵人!”趙昭正色說道。
趙潤哂笑一聲,若非是看在趙昭的面子上,他肯定是要出言諷刺幾句的:就憑今日的齊國,還妄想成為他魏國的敵人?拜托,要不是這些年來他魏國攻陷的土地暫時還未能消化,以他魏國的實力,如今完全可以吞并齊國。
不過此刻當著趙昭的面,趙潤自然要給予這位兄弟幾分面子,淡淡說道:“不,齊國是敵人。”
“弘潤……”趙昭一臉遲疑地說道。
然而還沒等他說完,就見趙潤抬手打斷了他,正色說道:“我敬重齊王僖,也敬重六哥你,還有兩位嫂子,但……齊國是敵人!”說到這里,他咧嘴笑了笑,補充道:“自當年那個狂妄自大的田鵠,在我面前說了一通不知天高地厚的話后,我就一直惦記著要給齊人一個教訓……這次算齊國走運,韓國的反擊遠比我想象的更激烈,以至于我大魏的軍隊被拖在韓國,縱使如今戰勝了韓國,亦暫時無力復征齊國,否則,我肯定會讓那些自大的齊國明白一個道理,如今這個時代,唯我大魏屹立于中原之巔!”
聽著趙弘潤最后那句豪情萬丈的話,趙昭既感覺到一種仿佛心有余榮的喜悅,亦難免因為齊國的處境而感到心情莫名的沉重。
“弘潤,我齊國如今愿意奉大魏為霸主……”
“太遲了!”
趙弘潤搖了搖頭,看著趙昭說道:“倘若是其他齊國的使臣,我甚至連見他的興趣都沒有。但看在六哥的面子上,我姑且還是說句實話……我大魏暫時沒興趣參與齊楚兩國的戰爭,近幾年我大魏的國策,只是發展國力,進一步壓制韓國,但倘若齊國有朝一日招架不住楚國的軍隊,那么,齊國到時候將面對的,或許并非只有楚國……這也正是我不希望六哥再返回齊國的原因。”
趙昭聞言默然不語,在深深吸了口氣,忽然換了一種語氣說道:“弘潤,以愚兄之間,大魏姑息楚國,未見得不是養虎為患。楚國疆域寬廣、人口眾多,只是往年國內的貴族只顧著橫征暴斂,不思民生,但據愚兄所知,楚公子暘城君熊拓,卻是一位志向頗遠之人,若他勵精圖治,修生養息、厲兵秣馬,待有朝一日,必定會成為大魏的勁敵。”
“六哥這是要為齊國說項?”趙弘潤似笑非笑地說道:“眼下在我面前的,莫非是齊國左相趙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