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2章:興安三年【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1/3)頁

    『PS:初一快樂,求月票~』

    ————以下正文————

    “祖母,孫兒與弟弟妹妹、祝祖母您身體安泰,萬壽無疆。”

    魏興安三年正月初一,趙弘潤眾女眷以及幾個小家伙,前往福延宮向沈太后請安。

    幾個小家伙那奶聲奶氣的祝愿聲,逗地沈太后笑容滿面,連聲說好好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趙弘潤的女眷中,亦有趙鶯的身影,這是她首次以兒媳的身份拜見沈太后,因此難免有些尷尬與拘束,好在沈太后是一位非常慈祥的長輩,除了試探趙鶯的肚子是否有動靜時讓后者有些尷尬與羞澀外,其余倒也沒有什么。

    而在此之后,趙衛、趙川、趙邯、趙楚幾個小家伙,以及趙弘潤新收的義子衛云與義女衛寧,亦向趙潤行跪禮問安。

    “祝父王(義父)您身體安泰。”

    趙弘潤哈哈大笑,笑著對在一旁旁觀的衛驕、呂牧、高括、種招、褚亨、穆青等人開玩笑,自嘲自己竟也到了被兒輩恭祝身體安泰的歲數。

    此后,趙弘潤詢問了幾個兒子的學業。

    記得此前,趙弘潤由于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受到約束,是故遲遲都沒有尊封太子師,但因為允許了介子鴟教導義子衛云學識,是故,趙弘潤最終還是尊封現禮部尚書杜宥為「太子太師」,教導諸子。

    不過,因為禮部尚書杜宥亦上了年紀,且每日事務繁忙,是故,教導太子與諸皇子的任務,時而也由介子鴟來代替。

    當然,今日趙弘潤詢問兒子與義子的學業,也只不過是隨口問問,畢竟趙衛才三歲,義子衛云也才五歲,誰不能指望幾個三五歲的小家伙就能出口成章。

    在聽了父王的詢問后,太子趙衛奶聲奶氣地說道:“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由于他說話還不利索,趙潤費了好大的力才聽清楚兒子究竟在說些什么,原來是論語的《學而篇》,當代的主流儒家學術之一,大意就是提倡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謹慎誠信,兼施仁義,并且,將對個人品德的重視放在學文之前,一聽就知道是君子規范。

    趙弘潤滿意地點了點頭。

    對于年僅三歲的長子,他并不指望這小家伙能有多么聰明,有多大的才能,但首先要心地善良。

    就在趙弘潤滿意點頭的時候,高括在旁笑著說道:“說起太子的學業,張啟功對介子鴟選擇的授業篇幅很不滿意呢……那位張大人覺得,介子鴟選擇的篇幅太過于軟弱。并且,趁介子鴟不注意時,張啟功亦曾趁機教了太子一句話。”

    “哦?”趙弘潤好奇地詢問兒子趙衛道:“張卿教了你什么呀?”

    趙衛歪著腦袋想了想,似乎在回憶父王口中的「張卿」指的究竟是誰,直到趙潤反復提醒之后,他這才奶聲奶氣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趙弘潤不禁錯愕,待回過頭來之后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個張啟功……”

    在學術上,介子鴟與張啟功相互瞧不順眼,這是朝中眾所周知的事,并且見怪不怪,畢竟一個是儒家門生,一個是法家子弟,彼此能攜手那才叫奇怪。

    不可否認,張啟功教授的也沒錯,太子趙衛作為魏國未來的君主,怎么可以是軟弱的君主呢?但沒錯歸沒錯,趙潤覺得讓張啟功來教授趙衛,還為時尚早——這個歲數,需要培養趙衛心地善良即可。

    更何況,介子鴟那會是軟弱的人么?

    那可是一位真真正正心懷天下的人,此人的抱負,比他趙潤還要大呢。

    失笑地搖了搖頭,趙弘潤將五歲的義子衛云叫到跟前,詢問他最近學了些什么。

    因為已經跟趙潤這位義父相處了一陣子,衛云心中倒也不再畏懼、拘束,張口說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趙弘潤愣了愣。

    見此,衛云有些忐忑地問道:“義父,孩兒念地不對嗎?”

    “唔……”趙潤遲疑了一下,隨即笑著稱贊衛云道:“不,你念得很好。”

    待衛云心滿意足地離開,繼續跟兄弟姐妹玩耍的時候,趙弘潤臉上的笑容,稍稍收起了幾分。

    長子趙衛與義子衛云所學的東西,雖說同樣是出自論語,但介子鴟教授趙衛的東西,跟教授衛云的那卻是截然不同,由此不難推測出,介子鴟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將衛云這位‘衛君’培養為‘魏臣’。

    此后,趙弘潤單獨詢問高括,是否該阻止介子鴟的行為。

    高括聞言說道:“陛下,臣倒是覺得,魏臣,未必就不如衛君,臣以為,介子大人此舉好比是未雨綢繆,萬一日后我大魏果真……‘那個’,到時候,太子與衛云殿下,今時今日的兄弟豈不是要反目成仇?”

    “那個?”趙弘潤表情古怪地看著高括。

    見此,高括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道:“陛下,介子大人目前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受他影響,朝中的諸大臣們對此可是興致勃勃……”

    『天下共主……么?』

    趙弘潤失笑般搖了搖頭。

    的確,這個此前無人敢掛在嘴邊的奢望,確實是有種莫名的誘惑力,尤其是對他魏國的臣子而言——誰不想親眼目睹、甚至親手促成這個霸業,借此留名于青史呢?

    這可是超越歷代先賢的無上榮耀!

    “……對了,陛下,鴉五已返回大梁,并帶來了齊楚兩國的近況。”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