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各國邦交【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說罷,他就信心百倍地出使衛國去了。
從臨淄坐船前往衛國王都濮陽,還是非常便利的,無論是走大河還是走梁魯渠,都沒幾日工夫。
不過馮諼為了視察東郡現如今的情況,在東郡地段的水域下了船,暗中觀察了現如今被衛國占據的東郡,這才多花了幾日工夫。
據馮諼在東郡一帶所打聽到的見聞,當初公子衛瑜在率領東軍打下東郡后,非但并不曾落下東郡的建設,而且還增筑了不少工坊,拓寬了道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為衛國徹底統治東郡而努力。
但是衛瑜一死,那些工程皆停滯了下來,原本被衛瑜召集起來的工匠們,陸陸續續地散了,再加上東軍的解散,使得東郡現如今非但守備力量極其薄弱,甚至于就連治安都顯得不盡人意。
這讓馮諼感到十分驚奇,驚奇于衛王費難道就沒有一丁點希望國家強盛的念頭么?
否則,為何放任東郡不管不顧?
當然,這對于他齊國而言,倒不是什么壞事,這不,馮諼對于說服衛王費又增加了幾分信心。
幾日后,馮諼造訪了衛國王都濮陽。
對于齊使馮諼的到來,衛王費感覺很意外,畢竟在上一場戰爭中,衛國跟齊國,那可是立場鮮明地分處敵我,并且公子衛瑜還率領東軍攻陷了齊國的東郡,實在很難想象齊國竟會派使者過來。
在接見齊使馮諼的時候,衛王費詢問前者的來意。
馮諼當然不好直接表示是為了討回東郡而來,便委婉地說道:“近些日子,不時有東郡百姓逃亡臨淄,我國君主得知甚是愧疚,若貴國不能善待我國子民,懇請貴國允許東郡之民遷往臨淄。”
這一番話,說得衛王費很是尷尬。
畢竟天下各國若是在打下了他國的城池,哪怕最初或會任由軍卒強烈,但在此之后怎么說也會善加治理,否則你打下這座城池做什么呢?
但是衛國這邊嘛,衛王費還真遺忘了東郡——其實他一開始就不贊同公子衛瑜攻打東郡。
擅長察言觀色的馮諼,注意到了衛王費臉上的尷尬,確定這位衛國君主怕是遺忘了東郡——這表明衛費對東郡根本就沒有什么占有欲望。
鑒于這種情況,他適時地提出,若是衛國愿意交還東郡,那么,他齊國愿意獻上一筆錢款,作為答謝。
聽到這里,衛王費怦然心動。
對于有遠大抱負的君王來說,每一塊土地都是必爭之地,但對于衛王費這個毫無雄心壯志、只知曉享受的君主而言,國家的疆域越大,其實負擔也就越大——畢竟得花精力、花錢財去治理不是?
而如今聽說,交換東郡就能從齊國這邊得到一筆不菲的欠款,這就難免讓衛王費動了心。
不得不說,別看衛王費看著昏庸,但是在涉及到錢款之事上,還是頗為精明的,可能他也猜到齊國希望收復東郡,因此,準備借機敲齊國一筆。
反正齊國有的是錢!
想到這里,他笑瞇瞇地問馮諼道:“不知貴國愿意付出多少錢財,換取偌大的東郡呢?”
馮諼作為齊國最為出名的說客,豈會看不透衛王費心中所言,聞言笑笑說道:“想必定能使衛王滿意。”
然而說到這里,他話風一轉,故作納悶地說道:“話說,馮某前來濮陽時,聽聞貴國子民對衛王您怨念頗深,更有人指出,衛王您是妒忌公子瑜的賢良,是故將其加害,卻不知……”
“此事純屬無稽之談!”
還沒等馮諼說完,衛王費便漲紅著臉否認道。
事實上,近段日子他也聽到不少類似的傳聞,而最最讓他感到不安的是,魏國那邊對此始終沒有任何回應——倘若現任的魏王趙潤能出聲聲援他一下,他絕對不至于遭受這等負面輿論的侵害。
見衛王費似乎有點激動,馮諼笑著說道:“馮某也相信,此事純屬無稽之談,衛王陛下亦是天下有德的君主,又豈會做出嫉妒王世子才華而將其加害的事來?虎毒尚且不食子,又何況仁德如衛王陛下?……馮某覺得,魏王應該也是明白其中道理,只不過,礙于他與公子瑜乃是表親,是故魏王心中有氣罷了。不過衛王且放心,待東郡之事了結后,我國君主定會為衛王仗義執言。”
衛王費愣愣地看著馮諼。
他再昏昧,但好歹也當了幾十年的衛王,又豈會聽不出馮諼話中有話:趙潤與衛瑜乃是表親,你還指望他會聲援你?若是你肯歸還東郡的話,我齊國倒是可以幫你出面說幾句。
而這就意味著,衛王費沒辦法在東郡這件事上敲齊國的竹杠了。
最終,馮諼圓滿地完成了齊王呂白交代的任務,以非常微小的代價,就從衛國這邊和平地收復了東郡。
由于是衛王費親口答應,就算魏國不滿此事,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介入其中。
而齊國,只需付出一點點錢財,外加齊王呂白出面聲援衛王費而已。
半個月后,這件事傳到了魏王趙潤的耳中。
當得知衛王費以如此‘低賤’的價格就出賣了公子衛瑜好不容易從齊國口中撬下來的東郡,縱使趙潤已決定對衛國的事不管不顧,也忍不住低罵一句。
“……真乃昏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