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尉氏縣的湯舍,攜成陵王的舉薦信,在宮門前求見陛下。” 在甘露殿內,大太監高和躬身啟稟道。 此時,趙弘潤正閑著沒事在書房內習字,聽聞此言,笑著說道:“好家伙,連這條大魚都炸出來了。” 湯舍何許人也? 這么說吧,朝廷前刑部尚書周焉,乃是前前任刑部尚書湯唯的門生,而湯舍,即是湯唯的弟弟,此人前后擔任過大理寺少卿、刑部左侍郎,后來因為身體狀況,不得已辭官養病,臨辭前推舉了前刑部尚書周焉,著實稱得上都是刑部遺老、法家的旗桿。 據說這位遺老今年已七十六歲,趙弘潤本以為早已故去,不曾想居然還活著好好的,而且還被杜宥那一番隔空對罵給炸了出來。 “杜卿這下麻煩大了。” 趙弘潤沒心沒肺地笑道。 因為論官場輩分,湯舍比杜宥還要高一輩,別看杜宥也已六旬左右,但在那位遺老面前,依然只能是躬身行禮的小輩。 湯舍要是頓著拐杖將杜宥大罵一通,后者還真不好還嘴。 聽聞此言,大太監高和笑著說道:“事實上,湯舍已經拜訪過杜尚書的府上,最后還是杜大人親自將那位老者送出府外的,至于那兩位在府上是否出現爭吵,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據說湯舍后來又拜訪了刑部尚書唐錚,聽人說,好似是把唐尚書訓斥地不輕。” “哦?” 趙弘潤有些意外,摸了摸下巴仔細想想,隨即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他原以為湯舍會跟杜宥鬧矛盾,但是仔細想想,他此前已將「國立學塾」的教材一事,交給了禮部,而湯舍此番顯然是為了使法家發揚光大而來的,當然不會去得罪杜宥這位禮部的長官。 但唐錚就不同了,現刑部尚書唐錚,雖然他并非是前刑部尚書周焉的門生,但也受到周焉的提攜,兼之又是法家門徒,湯舍看待唐錚,論輩分就跟看待孫輩一樣,訓斥起唐錚來當然無所顧忌,誰叫唐錚這個法家門徒,居然對「使法家學術加入國立學塾教材」一事無動于衷,錯失了使法家發揚光大的機會呢。 所以說,最慘的應該是唐錚,當真是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只能老老實實挨著。 “嘿嘿嘿。” 在笑了兩聲后,趙弘潤點頭說道:“你親自去,把那位遺老領到甘露殿來。” “是!”大太監高和躬身而退。 大概過了有半個時辰左右,高和去而復返,身后領著一位發須皆白、手拄拐杖的老者,而這位老者,又被一名目測大概五十歲左右、鬢發也微微有些花白了老人攙扶著。 趙潤瞅了兩眼,判斷那位年紀大的應該就是尉氏縣的湯舍,年紀小點的老人,可能是他的兒子或者侄子,反正年紀也是不小。 “兩位,這位即是我大魏的君主。” 可能是見這兩個反應遲鈍,大太監高和咳嗽一聲,善意提醒道。 聽聞此言,就見那位年紀大的老者顫顫巍巍將拐杖遞給攙扶他的兒子或者侄子,想要叩地行禮:“尉氏湯舍,拜見我大魏之主……” 沒等他說完,趙弘潤就擺了擺手,示意大太監高和將其攙扶住,免去了叩拜之禮。 他真不忍心一位論年紀足以做他祖父的老人向他叩拜。 “老人家不必多禮。” 趙弘潤笑著揮揮手,示意在旁伺候的小太監搬來一把凳子,讓這個湯舍能坐下回話,畢竟這位老人的年紀實在太大了。 “多謝陛下。” 湯舍謝了恩,坐在凳子上喘了幾口粗氣,順便偷偷打量眼前這位年輕的君主。 他乃是魏王趙慷年間的魏臣,在先王趙偲年間告老,雖然稱不上三朝元老,但也算是親眼目睹過趙慷、趙偲、趙潤這三代魏國的君主。 趙慷不必多說,堪稱魏國有史以來最昏昧的君主,本來那時聯合衛國足以抗拒韓國的魏國,被他弄得國力衰退,從此淪落為二流國家。 相比較之下,因為弒父奪位而一直存在著污點的先王趙偲,卻是一位中興之主,兢兢業業二十余年,收拾其父趙慷留下的爛攤子,使魏國逐漸恢復元氣。 而現任的君主趙潤,那真是比先王趙偲更英明神武的君主,雖然傳說脾氣比當年的禹王趙元佲還要暴躁,兼之我行我素,狂妄霸道,但不知為何,縱使是討厭趙潤的人,他們也必須承認:有這位君主坐鎮魏國,魏人著實心安。 幾句寒暄后,趙弘潤這才得知湯舍身邊的老人,正是他的長子湯籍,這位‘年輕人’,他將成陵王趙燊的舉薦信恭恭敬敬地遞給了大太監高和,由后者將其轉呈到趙潤手中。 趙潤瞥了一眼呈遞到他手中的推薦信,笑著說道:“老人家日后要見朕,徑直來皇宮就是,無需托人。” 他不用看也知道,這份舉薦信必然是出自成陵王趙燊的手,因為以湯舍的名氣,根本無需作假——只要他提出懇求,成陵王趙燊絕對不會拒絕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一番話,讓湯舍很是受用,不過卻不敢當真。 倘若換做先王趙偲,他或許會徑直前來拜見,畢竟趙偲與他也有君臣之情,但是新君趙潤,卻與他毫無交情,再加上趙潤在外(非民眾間)口碑不好,很多人都指責過他離經叛道、狂妄自大,尤其是趙潤跟趙氏一族的遺老趙泰汝之間的矛盾。 就連先王趙偲都得尊稱一聲叔公的趙泰汝,趙潤在還不是魏國君主的情況下就曾怒罵「老物」,而趙泰汝亦罵其「趙氏族逆」,這使得趙潤一度在魏國王族、貴族間的口碑變得非常差。 好在后來趙弘潤的三叔公趙來峪從中調解,逐步籠絡了一批王族、貴族支持趙潤,使得趙潤在方面的口碑慢慢改善,但還是有很多人誤以為趙潤是一個狂妄霸道到無所顧忌的人。 就像湯舍,本來以他的威望足以讓趙潤接見他,但湯舍還是委托了與趙潤關系不錯的成陵王趙燊,讓后者寫了一封舉薦信,促成這次的見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