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內外并舉【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雖然還是有很多人看不起這種書,但不能否認,貴族子弟們買了這本書,平民百姓也買了這本書,甚至于,就連軍隊的兵將,亦想辦法弄到了這本書。
據說,河西守司馬安在看到書中以他為原型的「百羊滅敵」典故時,素來陰沉穩重的這位大將軍,當著麾下兵將的面忍不住呵呵笑了出聲,被河西軍的兵將譽為‘罕見奇觀’。
而同樣的,像河東守、臨洮君魏忌,上黨守姜鄙,河內守、燕王趙疆,還有商水軍的伍忌,鄢陵軍的屈塍,魏武軍的韶虎、龍季等等,皆因為這本《軼談》而名傳整個魏國,曾經許多對這些本國將領并不熟悉的魏人,通過這本書,對這些位將軍從此耳熟能詳。
甚至于一些好事之徒,在閑著沒事的時候,忍不住探討「究竟哪位將軍更加勇武」這種話題,且爭論地興致勃勃,變相地再次擴大了司馬安等魏將的知名度。
不夸張地說,雖然這本《軼談》被很多文人看不起,但不能否認,其實它才是最最成功的。
出版《軼談》且銷售于各地的錢,禮部收取了一部分作為成本費用,其余則交給了家的領袖周初。
看著那滿箱滿箱的魏國金圜錢,周初以及其余家的門徒們,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他們此前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家有朝一日居然還能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見這些家子弟似乎因那些錢財而震驚,親自前往的禮部尚書杜宥,一邊暗自稱贊魏王趙潤的先見之明,一邊叮囑周初等人,希望他們不忘初心、再接再厲,寫出下一本作品。
并且,杜宥還將國內市面上對《軼談》的反響,告訴了周初等人——無需贅敘,在這種缺少娛樂方式的年代,忽然間出現這樣一本有趣的書籍,當然會立刻風靡全國。
“尚書大人放心,也請陛下放心!”
在得到杜宥的提醒后,周初等人立刻收斂心神,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因為錢財而迷失了抱負。
是的,就算是一直被人看輕,就算是沒有什么核心思想理論的家,也希望更多的人觀閱自己的作品,談論自己的作品。
在《軼談》大獲成功的激勵下,周初等人立刻就編寫了第二期的《軼談》,在這一期的《軼談》中,他們不再局限于魏國的名將,而是按照魏王趙潤此前的授意,亦添加了魏國的文臣,以及地方的縣令。
比如十幾年因為楚國進攻一事而犧牲的召陵縣縣令「陳炳」,寧死不屈、從容赴死。
在周初等人的筆力渲染下,「召陵縣縣陳炳」,在魏國一下子就上升到了“英雄”的層次,成為了「文人傲骨」的典范之一。
而除此之外,周初等人亦不忘向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其他十一門看不起他們的學派示好,描繪了一個個其他學派名人的軼事,這使得其他學派對家的看法稍稍出現了變化:這個家,還是有點用的嘛!
尤其是儒法墨三家,同樣作為四門主修科目學派之一,他們可是在競爭著第一顯學的位置,而家的《軼談》,顯然能為他們擴大影響力、廣收學生而提供幫助。
于是乎,家的周初等人,破天荒地被儒家、法家、墨家邀請,邀請到各學宮做客。
此后,就連縱橫家、名家等等,亦相繼邀請家。
這也難怪,畢竟家根本沒有他獨特的學派理論思想,純粹就是消遣用的書籍,這樣的學派,是根本不足以成為其余學派的對手的。
第二期的《軼談》面向魏國境內后,反響依舊火熱。
甚至于到后來,這本《軼談》逐漸向其他中原國家擴散,期間,引起了個別人士的不滿。
比如,韓將靳黈在看到這本書后,就感覺很傷。
事實上,靳黈亦是一位正值而且忠君愛國的韓國將領,但因為他在書中作為「魏將姜鄙」的對手,因此,他被家巧妙地寫成了反派。
“我何時曾在陣前挑釁那姜鄙???”
看著書中的自己,靳黈哭笑不得,他可沒有像書中的那個‘靳黈’那樣,在戰前用粗魯粗劣的言語刺激姜鄙,使得姜鄙大怒之下,裸衣奮戰,最終擊敗了那個‘靳黈’。
再看到后面書中的‘靳黈’在見識到姜鄙的武力后大驚失色,倉皇逃走,靳黈哭笑不得之余,只感覺臉上羞臊不已。
事實上,當年姜鄙打下安邑,可是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而靳黈選擇撤退,也只是戰略性撤退,根本不像書中描述的那樣,是被姜鄙給打怕了。
一想到過不了多久,全天下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當時是畏懼姜鄙而棄城逃跑,韓將靳黈就感覺很傷,簡直生不如死。
有類似感觸的,還有楚王熊拓。
因為在《軼談》中一篇講述魏公子潤保家衛國的篇目中,就曾出現一個反派人物叫做「楚拓」,最初威風凜凜,最后卻被魏公子潤以弱勝強擊敗——這豈不是就在影射他熊拓么?
“孤幾時向那矮子搖尾乞憐?混賬東西!”
熊拓一怒之下就將那本《軼談》丟入了火盆。
除韓楚兩國外,《軼談》亦很快傳播到衛國、魯國、齊國、秦國等其余中原各國境內,再次擴大了魏國的名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