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國遷都雒陽一事,衛、秦、魯、楚、齊得知最早,而韓、越兩國最后得知。 針對這件事,齊王白在跟右相田諱議論時說道:“魏國棄大梁而遷雒陽,這是否意味著,魏國并不打算對外擴張?” 田諱表示:“并不見得。” 近些年來,由于魏國的發展勢頭實在太猛,中原各國的壓力劇增——其中就連魏國的盟國楚國都備受壓力,更何況是齊國這個原本就跟魏國存在恩怨的國家。 現如今,魏國向西遷都,將都城搬遷到了三川郡的雒陽,這讓齊王白大大松了口氣。 然而田諱卻認為,魏國遷都雒陽,無非就是暫時將一頭兇惡的猛虎關進了牢籠,并不意味著這頭猛虎本身就喪失了威脅。 基于這個觀點,田諱詳細地舉例,向齊王白介紹了三川郡。 雖然有關于三川郡的情報,大多都是前往魏國行商的商賈送回來的情報,田諱本人并沒有親身證實,但是情報中指出,三川郡擁有著不亞于潁水郡的可開墾土地,這就值得田諱對此提高警惕。 要知道魏國目前的糧食種植,約五成甚至六成,還是在潁水郡產出,其次才是魏國近些年來大力建設的上黨郡、河內郡、河東郡等等,而如今魏國將都城遷移到雒陽,那么毋庸置疑,三川郡境內的荒地將迅速被開墾為良田,這個郡的糧食產出,也將迅速與潁水郡拉近距離——這對于其他中原國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事實上,魏國一直都是比較注重農耕的國家,每年的糧食產量非常可觀,可即便如此,亦無法長期支撐國內四十幾萬軍隊的對外征戰,這一點倒是跟「楚齊之戰」時期的楚國有點相似,區別僅在于,魏國的正規軍可要比楚國軍隊強大太多太多。 似這樣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倘若被其擺脫了糧食的束縛,那么,田諱無法想象會是怎樣一種結果——到時候整個中原,還有能限制魏國的國家么? 田諱認為,他齊國不應當因為魏國主動向西遷移都城而放松警惕,相反地,要深刻認識到魏國做出這樣舉措的潛在威脅,于內進一步加快國內建設,于外,則聯合韓國、策反楚國,共同鉗制魏國。 對于田諱的觀念,齊王白深以為然。 次日,他派遣使者前往魏國,一方面向魏王趙潤賀喜遷都之事,一方面則想辦法打探魏國的意圖,看看魏國是否是像田諱所認為的那樣,正在為了某種意圖而積蓄力量。 除此以外,他亦派遣國內著名的說客馮諼,令其再次出使楚國。 齊國臨淄前往楚國的王都壽郢,道路還是比較通暢的,沒過一個月,馮諼便抵達了壽郢,并得到了楚王熊拓的接見。 在一番寒暄客套后,馮諼對楚王熊拓說道:“不久之前,聽聞魏國遷都雒陽,不知尊王對此有何看法?” 可能是因為前段時間那本《軼談》的關系,楚王熊拓感覺自己被刻意抹黑,因此在提到魏國時顯得不是很高興,淡淡說道:“那矮子遷都雒陽也好,遷都邯鄲也罷,與寡人何干?” 聽聞此言,馮諼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難道尊王就未曾看到潛在的威脅么?”說著,他便將田諱的觀念與楚王熊拓解釋了一番。 沒想到,楚王熊拓聽了之后不以為然,淡淡說道:“魏國的三川郡,難道還及地上我大楚的疆域么?” 馮諼雖然早就聽說過楚王熊拓自大狂妄,沒想到竟然自大到這種地步,著急之下正要繼續勸說,卻見楚王熊拓擺擺手說道:“寡人倦了,尊使一路原來,亦是辛苦,不如就在城內驛館暫歇。” 說罷,他也不理睬馮諼,自顧自就離開了。 馮諼無奈,只好先到城內的驛館歇息,仔細考慮措辭,準備明日再勸說這位楚王。 事實上,楚王熊拓當真是狂妄么?未見得! 在敷衍罷馮諼之后,楚王熊拓立刻就召見了丞相,也就是他的弟弟溧陽君熊盛,與后者細說此事。 溧陽君熊盛聞言笑著說道:“看來,齊國亦不乏有遠見之人。” 說罷,他頗有些意外地詢問熊拓道:“大王為何不讓那馮諼繼續說下去呢?” 溧陽君熊盛可不認為,眼前這位兄長會昏昧到看不清魏國的潛在威脅,他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判斷。 果然,楚王熊拓輕哼一聲,哂笑道:“讓他馮諼繼續講下去?嘿!他無非就是那套加緊楚齊聯合的說辭罷了……我大楚雖不能夸口穩勝魏國,但也并非是魏國可以肆意揉捏,反觀齊國,倘若魏國他日一旦對外擴張,卻未必能抵擋得住,既然如此,索性晾著齊國一陣子,方便日后。” “原來如此。” 溧陽君熊盛恍然大悟,他這才知道,原來熊拓早就猜到了馮諼此來的目的,但就是故意要晾著馮諼,讓齊國因此而驚慌,方便他楚國日后向齊國提出種種要求。 畢竟在前幾年的「楚齊之戰」中,楚國雖然奪取了齊國的泗水郡跟東海郡,但在經濟上卻未能有何提升,楚國軍隊當時搶掠的那些金銀財物,事實上還不如彌補此次出兵的糧草消耗,若非奪取了那整整兩個郡的齊國土地,楚國這次出兵幾乎算是失敗的。 而如今,敲齊國竹杠的機會來了:齊國畏懼魏國,但楚國并不畏懼,倘若齊國希望進一步聯合楚國鉗制魏國,那么,熊拓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肯定是要向齊國索要一筆財富,來彌補因為對內建設而赤字越來越嚴重的國庫。 總而言之,熊拓看中的仍然是齊國的財富,盡管齊國實際上已遠遠不如齊王呂僖時代時殷富。 “大王高見!” 在得知了熊拓的全盤打算后,溧陽君熊盛拱手稱贊,隨即他又補充道:“大王,既然齊國示好,大王不妨也考慮考慮錢財以外的東西。” “唔?”熊拓微微一愣。 這時,就見溧陽君熊盛正色說道:“嘗聽人說,魏國的工藝之所以能突飛猛進,全靠當年魏公子……不,是魏王趙潤從魯國拓印的《魯公秘錄》,如今齊國有求我大楚,而魯國國內,據說已陷入王室與三桓的內爭,大王何不趁此機會,將《魯公秘錄》得到手?” 熊拓聞言眼睛微微一亮,在殿內來回踱著步,微皺著眉頭說道:“就怕魯國記恨當年之事,未必肯交出此物。” 溧陽君熊盛正色說道:“大王以大義之名,介入魯國內爭,支持魯王放逐三桓,報酬則是那《魯公秘錄》,魯王未必不肯接受。” 熊拓瞇著眼睛捋了捋胡須,隨即緩緩點了點頭:“善!……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