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戰火再起【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現如今,當時幸存的宋郡縣兵與前北亳軍義士們,已被朝廷劃入義勇軍,天策府有意在這些人當中擇優挑選,重新打造大梁禁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亳軍被魏國取締了,且北亳軍曾經的各路渠將們,亦紛紛投靠了魏國,其中大部分都投身了湖陵水軍,但在豐縣、方與、小沛、任城一帶,還是有一些前北亳軍義士在行動,不過這些北亳軍的宗旨,已并非是反抗魏國,而是針對那些為富不仁的人——主要是魏國在宋郡的那些貴族勢力。
這也難怪,畢竟在魏國幾次戰爭中,雖然有成陵王趙燊、安平侯趙郯、上梁侯趙安定等對國家忠心耿耿的趙氏王貴,但這并不能掩蓋魏國的貴族階層中仍有些為富不仁、傾軋平民的家伙。
雖說宗府也在監督這方面的事,但總難免便有疏漏。
不過總得來說,這些新北亳軍義士的威脅倒也不大,有點類似曾經衛國的游俠勢力,因此朝廷對此也就睜一只閉一只眼了,前提是別弄出太大的亂子。
這不,在前往豐縣的途中,馬游向司馬尚講述了宋郡的過往,主要是講述了北亳軍這支民間勢力,讓司馬尚頗感頭大。
想想也是,誰會希望治下潛伏著這樣一支不受控制的民間勢力呢?
待等司馬尚、馬游二人抵達豐縣時,他們剛好碰到楚國軍隊正在攻打這座城池。
楚軍的兵力,估測在萬余人左右。
見此,司馬尚與馬游立刻派出麾下的兵力,在他二人的指揮下,兩百名游馬重騎,不,應該說是宋郡游馬重騎,立刻全副武裝,在八百名昌邑軍士卒、兩千名衛軍士卒的隨同下,向豐縣城外的楚軍展開了進攻。
而馬游,則率領兩千輕騎兵在旁援護,準備伺機割裂楚軍的陣型。
然而讓司馬尚與馬游都感到不解的是,還沒等兩千商水輕騎出動,那過萬的楚軍,就被司馬尚麾下區區三千步騎給擊敗了。
雖說這場交鋒兩百名重騎兵功不可沒,但司馬尚與馬游還是覺得,楚軍的潰敗有些不可思議。
“新兵?”
由于過于驚訝,馬游甚至都沒有派出麾下的騎兵,只顧著打量那些被司馬尚麾下軍隊打地狼狽不堪的楚國士卒。
一萬多名楚國士卒,被司馬尚的三千步騎打地落花流水,這得弱到什么地步?
要知道,司馬尚麾下的那三千士卒,除了兩百重騎以外,其余也都并非魏國的正規軍,不過是兩千衛國士卒以及八百名訓練不久的昌邑軍士卒罷了。
片刻后,看著倉皇逃走的楚國士卒,司馬尚亦因為過于驚訝而差點忘了追擊這股敵軍。
『楚國的軍隊……原來是這么弱么?』
司馬尚有些想不通。
但不管怎么樣,終歸是打了勝仗,值得慶賀,于是司馬尚與馬游便歡歡喜喜地進了豐縣,準備暫時駐軍這座縣城,想辦法奪回杼秋。
可沒想到的是,次日晌午,竟然又有一支萬余左右的楚國軍隊來攻豐縣。
最終,這支楚國軍隊還是敗在了司馬尚的手中。
第三日、第四日,皆是如此,每日都有一到兩萬士卒來攻豐縣,并且每次都在丟下成百上千具尸體的情況下被魏軍擊潰。
這時間一長,司馬尚與馬游二人,就感覺情況不對了。
在第四日,當那些楚國士卒撤退時,司馬尚表情古怪地問馬游道:“楚國的軍隊,還真是鍥而不舍……話說,楚國的士卒有這么弱么?”
聽聞此言,馬游目視著遠處撤退的楚國軍隊,徐徐搖了搖頭。
雖然世俗普遍都認為楚國的軍隊最弱,但事實上,這份評價只是因為糧募兵而已,真正的楚國正軍,就算比不上魏卒悍勇,也絕對不會比齊、衛、魯等國的軍隊弱。
比如赫赫有名的魏國商水軍,它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由楚人組成的軍隊,可它弱么?
“這些,應該是楚國的新兵……楚國的正軍,絕對不至于如此。只是……”
馬游皺了皺眉,他著實想不通,楚國復攻他魏國,居然只派來了一些沒有多少戰場經驗的新兵,這算什么?
第五日,留守在昌邑的司馬尚的部將鐘古,派人將桓虎送到昌邑的戰報,轉送到了司馬尚手中。
在翻閱桓虎的戰報時,司馬尚與馬游驚愕地發現,原來不止是豐縣、杼秋這邊的楚國軍隊有這種詭異的舉動,在宋郡的西南部,也就是睢陽、碭郡一帶,楚國壽陵君景云麾下的士卒,也做出了類似的舉動,即日復一日地派一戰即潰的新兵攻打宋郡的城池。
既然楚國的壽陵君景云與新陽君項培,皆做出了類似的舉動,那就不是什么巧合了,很顯然,這是有預謀的事。
“不會是想借我宋郡練兵吧?”
司馬尚當時皺著眉頭說道。
馬游聞言一愣,他起初感覺有點好笑:練兵?楚國的新兵找他魏國的軍隊練兵?這不是送死么?
可是仔細一想,馬游忽然覺得這件事很有可能。
畢竟宋郡這邊的防守兵力其實并不強大,在衛驕、穆青等人統率的雒陽禁衛軍被調回雒陽以后,宋郡這邊的留守軍隊,就只有衛國的軍隊、魏國的義勇兵,外加桓虎麾下的兵力,前兩者,可談不上是什么精銳的士卒。
在與馬游商討了一番后,司馬尚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遂立刻寫了一封書信,派人日夜兼程送到雒陽,交予魏王趙潤手中。
司馬尚認為,倘若楚國當真試圖拿他宋郡來鍛煉己國的軍隊,那么,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畢竟,除非調來精銳,一口氣吞掉這些楚國軍隊,否則,似這種日復一日的小規模戰事,只會如楚國所愿,為楚國訓練出一支或數支久經戰陣的精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