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道之爭-《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劉據不明白了:“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是御醫提高水平,而是要太子穩重呢?”
“都怪御醫水平差,我都不能蹦蹦跳跳了?!?
霍海笑了:“御醫自然應該提高水平,太子也應該小心摔倒。”
劉據繼續問:“為什么骨折沒法醫治?”
霍海:“因為骨頭折斷后,重新愈合期間沒有對齊,就會長歪?!?
劉據:“對齊不就行了嗎?”
霍海:“就算治療的時候對齊,可是骨頭愈合需要一百天呢,中間還是會歪的。”
劉據:“既然這樣,那把骨頭固定住不就行了嗎?”
霍海摸了摸劉據的頭頂:“太子殿下真聰明,御醫們不知道動腦子,不會治療骨折,而太子殿下動了腦子,已經想明白怎么治療骨折了。只要研究出用什么材料什么技術能固定斷裂的骨骼,就能治好骨折了?!?
劉據興奮了,這好像是很了不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劉據也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嗎?
董仲舒順著兩人一問一答仔細一想,還真就是這么回事。
難道,骨折這種非死即殘的傷,居然這么容易醫治嗎?!
想到這里,董仲舒猛然甩頭。
糟了,墨家比戰國時候強太多了,來者不善??!
“霍海!”
霍海疑惑的抬頭:“董大人。”
董仲舒:“你覺得萬事萬物背后都有他們的道理嗎?”
霍海擺頭:“有些東西背后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但是任何自然現象背后,都是有道理、規律可循的。”
一問一答之間,代表著兩個流派的對撞。
董仲舒以為自己在和墨家對撞。
其實,他是在和墨家所代表的科學精神的成果對撞。
不過霍海還是挺佩服董仲舒的,這個人是塑造華夏的關鍵人物之一。
為什么儒家能在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封建王朝用來統治的工具?
因為儒這個字本身是周朝巫祝的意思,其代表的是規矩,是禮。
任何事情,不一定要按規律來運轉,只需要按禮來運轉,就大概不會崩潰,就會很穩定。
而一個王朝,穩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禮壞樂崩這個詞,一直被歷代儒家掛在嘴邊,天天警示皇帝和群臣。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知識是會自己找出路的。
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那些擁有墨家典籍作為家學的人,會放棄自己養家糊口自己家族的生存根本嗎?
法家呢?兵家呢?
不會,他們只能想辦法,讓自己的東西,變個樣子,變成儒的一部分,傳下去。
于是,這就塑造出了儒家的第二個特性,海納百川。
什么都可以是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