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章)物極必反-《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梅黑夫的話,讓很多大臣都思索了起來。

    這話的確有意思。

    不按照統一的稅收,而是因地制宜。

    如果一個窮鄉僻壤,很難有人去開礦,運輸也麻煩,你要稅收太高,誰還去開礦?

    如果這種地方稅收低一點,也有了發展空間。

    如果是一個人非常多的地方,很多人都沒法養家糊口,這種地方開礦主要能解決的問題反而不是稅收,而是讓本地人都富起來,然后帶動商業發展。

    這種收多少稅,就需要研究討論了。

    如果有個地方人少,又富裕,那這個地方開個雞毛礦啊?直接給他重稅,讓這個地方的人把錢往外帶。

    光是這樣一個手段,幾乎就是一個偉大的工具,和以前服徭役這個工具能達到的效果幾乎一樣,甚至更強。

    很多人都覺得這可行。

    但此時,張歐站了出來:“臣反對!”

    所有人都看向了張歐。

    這有什么好反對的?

    曹襄站了出來:“臣……也反對。”

    陳掌:“臣反對。”

    陳掌,雖然是陳家人,但實際上可是霍家外戚,他也反對?

    接著,一個個的大貴族,幾乎所有封了侯的人,挨個出來:“反對。”

    給中小官員們都搞蒙了。

    為什么?

    一大群人站出來反對后,張歐才開口:“臣反對的不是稅收調節,也不是看地區情況決定留多少錢發展地方的方法。這是非常好的方法,非常厲害,梅大人的提議可謂是厲害,史書上必留下梅大人的豐功偉績,萬世傳唱。”

    “但,臣反對煤鋼私營。”

    “煤,收益遠高于鹽鐵,鋼,完全可以取代鐵,并且做到很多鐵做不到的東西,包括新式馬車,還有北馳道上正在修建的橋不知道各位看過沒有,里面也用了超多的鋼。”

    “這意味著,鋼未來的財稅潛力,可能還在煤之上!”

    “既然如此,為什么要允許私人做煤鋼?煤鋼,必須全部歸朝廷所有。”

    “試想一下,還是這個例子,比如洛陽,洛陽也發現了煤礦,可以開礦,讓私人開礦,哪怕收重稅到了五分之一,他創造三十億大錢,朝廷能收到六億。”

    “六億拿來發展鋼廠,發展洛陽城池,看起來挺多了。”

    “但如果這煤礦全屬于朝廷,朝廷開礦,三十億大錢,全部屬于朝廷,朝廷用三十億大錢收上來十五億打匈奴,剩下十五億發展鋼廠,發展洛陽城,不用幾年,洛陽城就能趕上如今長安的繁榮。”

    “換成更差一點的城市,比如五原郡這種地方,那也最多十來年,就能趕上今天的長安。”

    “如此海量的利益,為什么要讓私人拿走?!”

    此時,朝堂上所有中小官員都是懵逼的。

    鹽鐵雖然沒有專門討論過,但是這幾年朝堂多多少少有議論到。

    當初,所有大官員,都是相反的看法!

    所有大官員都反對這東西朝廷專營,認為應該私營。

    如今,鋼煤,代替了鹽鐵成為最賺錢的營生。

    所有大官員卻反過來了,認為這些東西應該朝廷專營,不應該私營?

    為什么?!!!

    很多人都不明白。

    霍海明白。

    其實很簡單。

    物極必反。

    一開始的鹽鐵,事關很大的利益,官員們認為自己家族也可以經營鹽鐵,就能賺很多錢,當然抵觸朝廷專營,當然支持私人搞鹽鐵。

    而現在呢?

    鋼煤,實在是太重要了,代表的利益太大了。官員們很清楚,以自己的體量,根本不可能搞鋼煤,或者說不可能搞大,不可能占據主要地位。

    能搞鋼煤的,就是劉徹私人。

    也就是說,所謂的鋼煤允許私營,其實就是進了劉徹的私庫。

    而如果官營呢?

    這些錢就會進入朝廷的預算。

    請問,朝廷的預算,誰在管理?

    御史大夫!

    張歐管。

    如果煤鋼全部官營,根據現在的情況,發展個幾年,舉國上下共計千億大錢不成問題吧?

    到時候,御史大夫就能掌握千億財政大權。

    除了御史大夫,幾乎所有大貴族都能支配這筆錢。

    大貴族們大官員們,發現自己沒可能挖掘這么大個礦之后,轉而想要掌握這些錢的控制權!

    這就是為什么對待鹽鐵和對待煤鋼大家的反應完全不一樣。

    這就好像,五個人聚在一起要吃飯了,食材不夠,如果院子里有一只雞,那它死定了,大家都想把它吃了。

    但如果還是這五個人,一起吃飯,食材不夠,院子里有一條豬!

    那大家想吃了它嗎?

    為什么要吃?搞到豬的所有權,然后把豬賣了,錢歸自己不好嗎。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錢必須歸五個人共有。

    那誰能掌握大肥豬的售賣權,里面有多少油水?

    這錢拿回來后,誰來管這筆錢的用法,里面有多少油水?

    哪怕自己完全沒有吃油水的想法,這可是一筆五個人這輩子都沒見過的那么多的錢,支配這筆錢,有多爽?有多大的成就感?

    但是,小官員們不這樣看啊。

    什么大利益?搞一個同關煤礦一樣,五萬青壯年挖礦的巨大的煤礦?我也配?

    但是我可以搞一個五百人的煤礦賺錢啊!

    那不也是同關煤礦的百分之一了嗎?

    我自己一個人沒這么多本錢,我聯合十個人一起,那也是千分之一同關煤礦的超級收入啊!

    就算稅收超級重,重到歷史沒有先例,直接收一半的稅!那也是同關煤礦兩千分之一的收益啊!

    拿到手之后,自己豈不是從普通人搖身一變成了在整個長安都最有錢的大富翁?

    一個小官站出來:“臣反對御史大夫的說法!”

    “如果朝廷把什么都拿走,民間沒有錢,還怎么發展商業?”

    “長安縣的成功就在眼前,只要有本錢,任何地方都能大發展,未來,大漢十倍百倍于現在的富裕!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才是為了百姓謀福利!”

    “如果鋼煤官營,所有錢都歸朝廷,民間依舊很窮,對于百姓有什么用?”

    衛尉站了出來:“是嗎?朝廷拿到這筆錢,從上往下去推動發展,給地方修路修橋,不也能推動商業嗎?修路能刺激商業,也是長安縣實驗得到的成果。”

    “普通人拿到錢會修橋鋪路嗎?還是朝廷拿到錢,才能干這個事兒。”

    另一個小官員站了出來:“我反對這種說法!”

    “地方上商業高了,自然可以像長安縣一樣開始收稅,而稅收留一部分在地方上,地方上就有錢收稅了。”

    曹襄:“萬一這個地方上的官員是個昏官,沒有拿錢修路,而是把錢浪費了呢?可如果錢歸朝廷管理,撥錢給地方上修路,是否更直接?”

    雙方根本不帶停的,各抒己見,瘋狂的發炮。

    似乎根本沒有停止的樣子。

    他們吵起來后,更多小官員和更多大貴族都明白了大家為什么吵這么厲害。

    后知后覺的他們終于知道自己該怎么站隊了。

    張歐退居人后,看向霍海,很滿意的笑了笑。

    霍海啊霍海,你又該如何?

    站隊已經站好了,不需要別的東西,也已經完成了站隊,沒有宣平侯的事情,站隊一樣完成了。

    你能想什么辦法掀翻所有舊勛貴和三公九卿,掀翻內朝嗎?

    霍海擺了擺頭,果然,財帛動人心。

    所有人都在拿百姓說事兒,但說的卻不是百姓的事兒。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沒必要吵,霍海也不想參與。

    霍家按道理應該站在大貴族這邊,但霍海已經有同關煤礦了,怎么站隊?

    開口說話?霍海更沒想過和誰爭。

    掀翻三公九卿?還用我掀?

    霍海并沒有站出來,甚至臉上連一點表情變化都沒有,讓張歐有點意外。

    他不急?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