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雄州城門前。 知州葛懷敏帶著州衙一眾官吏,翹首以盼。 雄州位于宋境的最北邊,與遼地直接接壤,但凡在這里任知州的,不僅要懂內政,更要懂軍事乃至外交,是履歷里的重要一步。 本來朝廷有意調劉平知雄州,然無憂洞一場大敗,讓這位原本朝野上下看好的詩書將軍,直接露了屁股,如今已是無人問津,葛懷敏就被調了過來。 他上任還沒兩個月,又得到命令,全力配合此番出使遼國的使節團,在了解了對方的行程后,提前在此等候。 天氣晴朗,路途順暢,等待了沒多久,長長的車隊就出現在了視線盡頭。 葛懷敏一眼就看到被拱衛在中央,端坐在駿馬上的生辰使,身姿英挺,神采煥發,年紀輕輕已然深具氣度威嚴,趕忙上前幾步,遙遙拱手,聲音宏亮地道:“可是狄修撰當面?” 狄進一夾馬腹,待得駿馬停下后,翻身下來,同樣上前幾步,行禮道:“見過葛知州!” 葛懷敏是恩蔭入仕,又是武將,雖是知州,但若論隱性地位,肯定是不如眼前這位三元魁首的,頗有些受寵若驚,更將這份態度表現出來:“狄修撰請!快請!” 相比起兗州富麗堂皇的州衙,雄州這座就顯得正常多了,符合邊境的簡樸與肅穆,葛懷敏讓一群屬官安置使節團上下,自己專門帶著狄進赴宴。 觥籌交錯之間,氣氛愈發和睦,葛懷敏換了個稱呼,熱切地笑道:“我早就聽聞狄三元文武雙全,乃當世英才,此番夏人異動,使遼實為重任,非閣下莫屬啊!” “不敢!” 狄進正色道:“朝中才干之輩不知凡幾,我不過與契丹使者蕭遠博,結下了幾分交情,才有此番任命!” “那就更難得了啊!” 葛懷敏舉杯,由衷地道:“但凡使者和伴使,多有對立,狄三元卻能折服遼使,難怪朝廷委以重任吶!” 狄進適時微笑:“葛知州謬贊了!” “誒!我年長,若是狄三元看得起,就喚我一聲兄便是!” 葛懷敏更生結交之心,連連保證:“我雄州就是使節團的后盾,狄三元有事盡管吩咐,我責無旁貸!” “多謝葛兄!” 這話確實沒錯,真有什么事情,傳到汴梁太慢了,雄州是能最快應對的地方,狄進先行謝過,然后接著道:“遼國此番的接伴使是哪位,還望葛知州助我一探,若能查得其性情和喜惡,就更好了!” 宋朝接待遼人使節,有接伴使、館伴使和送伴使,遼國一模一樣,也是這三個職位的官員,迎接、陪同和送別宋朝使團。 狄進帶隊離開雄州,踏入遼國疆域開始,就會有接伴使迎接了,而他想要知道遼國安排的接伴使是誰,再探明其性情和喜好,以早做準備。 葛懷敏拍了拍胸膛:“放心!包在我身上!” 宋朝自然也有派去遼境的諜細,不過這些諜細沒有形成組織,并且主要是向雄州稟告,以便第一時間應對遼軍的動向,葛懷敏身為雄州知州,確實有信心查到這些消息。 狄進眼見他大包大攬,也不客氣:“我還想關注夏人派出的使節團,為首的使臣是誰,又將于何時入遼!” 遼國是西夏的金主爸爸,遼主生辰,西夏也會嚴格地挑選使臣,獻禮賀壽,而狄進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進一步探明遼夏關系,以便為后面宋廷真的要在西北與西夏交鋒時,外交上能占據一定的主動,不至于被遼國趁火打劫,當然也得關心西夏那邊的使臣。 “那群夏蠻子!” 葛懷敏對遼國接伴使鄭重,一聽夏人使臣,眼神里頓時流露出輕蔑:“當年若無遼人扶持,李繼遷那頭喪家之犬,早就不知死在哪片荒漠里了,如今倒是被他的兒子得了勢,還派遣使者,哼!趕明兒不會想要稱帝吧?” 狄進道:“根據此前出使西夏的公孫推官回稟,李德明有意封其子元昊為太子,正妻衛慕氏為后,只是因衛慕氏遇害,才停了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