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匹敵冷笑:“實證?倘若拿住了人,張相覺得這群夏人還能繼續住在四方館么?宋使一旦在我中京身亡,得利最大的是誰?若與夏人無關,他們為何要做賊心虛,使了苦肉計,也讓自家的正使受了箭傷?” 張儉淡然地道:“那就是并無證據,全憑猜測而已!老夫有三點不解!” “夏王國乃我大遼藩屬,居于偏院,護衛只得三十人,南朝乃我大遼盟國,居于主院,護衛上百,夏人刺殺宋使,勝算是否太低?此其一!” “夏人使團先至,向陛下哭訴,衛慕夫人遇害,與此前的宋人使臣有關,宋人使團居于析津府,遲遲不上中京,是否做賊心虛?此其二!” “南朝正使以話本之言煽動民意,要查衛慕氏之案,至今卻未有進展,反遭刺殺,其中是否有蹊蹺?此其三!” 末了,張儉總結道:“蕭伴使方才猜測,西夏人用苦肉計,要洗脫自身嫌疑,可如此說來,宋人就不能使用苦肉計么?” 蕭匹敵聽明白了:“張相之意,反倒是宋使先殺我遼兵,后故意假裝遭到襲擊,目的是為了陷害夏人?” 張儉心中其實自有判斷,但語氣十分篤定:“不無這般可能!” 蕭匹敵哼了一聲:“同為漢人官員,張相倒是對宋使半分不客氣?。 ? 張儉之前語氣始終平和,聽得此言,面色頓時發生變化,語調陡然上揚:“這與漢人無關,老臣一生忠于大遼,所有所慮皆是為了國朝,請駙馬收回此言!”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也罷!是我失言……” 蕭匹敵皺起眉頭,倒也有些忌憚,無論是出于對漢人的安撫,還是遼帝真的賞識這位的忠誠,此人都是少數幾位不能隨意拿捏的漢人臣子。 現在張儉出面,堅定地站在西夏一邊,他身為館伴使,還真的有些坐蠟,正想著要不要先應付一下,再去尋蕭遠博商量,突地眼睛一亮,朝著門前迎去:“遂哥!” 張儉畢竟年紀大了,耳朵有些背,直到這位出聲,才隱約聽到背后有動靜,轉過身來,面色微不可查地變了變,也上前行禮:“老臣見過樂安郡王!” “哈!本王上次被你們騙了,今日可不會再錯過了!” 一群人邁著囂張的步伐走了進來,為首的正是樂安郡王耶律宗德,先指了指蕭匹敵,然后轉了過來,呦了一聲:“張相公也在??!” 這無疑是失禮,但張儉也習慣了,微微頷首,表情不喜不悲。 蕭匹敵卻不放過這個機會,將剛剛的話語講述了一遍:“張相所言,遂哥覺得如何?” 樂安郡王聽到一半,臉色就變了,勉強聽完,神色更是徹底沉下:“在中京刺殺使臣,這是對我大遼的蔑視,就連本王不理世事,都知道此番明顯是夏人為惡!宋使都將夏人逼到那般地步了,還需要假惺惺地刺殺自己,折騰這些么?張相不會看不出來吧,你對我大遼的忠誠,就是這般體現出來的么?” 張儉欲言又止,默默嘆息。 身為一國宰相,在聽得來龍去脈后,當然一眼看穿,確實是西夏人行刺的可能性極高,這等瘋狂行徑會導致的后果,令他同樣心頭震怒。 但政治不論對錯,現在宋使既然沒死,那就算真是西夏人做的,朝廷也得一口否決,維護西夏,因為這才最符合大遼的利益。 可惜這群契丹貴族根本不明白這個道理,僅憑一己喜好辦事,豎子不足為謀,他也不屑于爭辯,自降身份不說,關鍵是根本講不通道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