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瀚海了么……咳咳!咳咳咳!” 趙稹從馬車里探出頭,剛剛問了一句,又很快縮了回去,發出一連串艱澀的咳嗽聲。 他沒有喉疾喘疾,純粹是水土不服,被這西北的氣候鬧得,再加上心情糟糕,眉宇間已經帶出了幾分病容。 若有的選擇,趙稹是不愿意來河西這種苦寒之地的。 可惜沒得選。 此前針對狄青,堂堂樞密副使,數度上奏,要嚴懲這個邊軍小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確實厭惡這種驕兵悍將,妄開邊釁的行徑,認為一旦軍中人人效仿,五代遺風又將卷土重來。 次要的原因,則是為了在樞密院內立威,畢竟趙稹之前從無軍中任職的經歷,以文臣成為總管軍事的樞密院長官,免不了要燒幾把火,才能樹立起應有的威望來。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堂堂的兩府宰執,居然連個小小的右班殿直都沒拿下。 一場滅夏戰爭下來,眾多武將得到火速提拔,狄青正在其列,如今任靈州督監,掌禁軍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 由于靈州的關鍵地理位置,接下來一旦劉平、任福等統帥調往河北,那狄青在河西邊軍頓時顯得舉足輕重起來,以他的年紀和功績,可謂前途無量。 反觀趙稹震怒之際,感到樞密院內的其他同僚,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太對勁了,再加上如今帝黨和太后黨爭斗得越來越激烈,他之前攀附宮女的謠言被揪出來,受到御史輪番彈劾,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他很可能成為太后黨中,第一位倒下的重臣。 有鑒于此,太后御筆一揮,讓他以樞密副使之尊,任河西宣撫使一職。 以進為退。 既穩固了河西局勢,確定了滅夏的勝利果實掌握在太后一黨的手中,又保全了這位心腹重臣,來日朝堂若有需要,趙稹就能調回,以他的年齡和資序,甚至能直任宰相。 這當然不會是臨行前,太后的親口勉勵,而是趙稹從目前的朝局里分析出來的發展,他慶幸于自己還沒有被太后放棄,又忿忿于讓自己受挫的,竟是個粗鄙的小小武臣。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這個武臣將在自己的管轄之下,以宣撫使的大權,他動一動手指,就能令其萬劫不復。 當然,或許還要再花點精力,壓制住另一個人。 經略安撫都總管司公事,自己這位宣撫使在河西的副手,狄進! 又是一位年輕到令人嫉恨的后輩! “噗!” 趙稹低下頭,狠狠呸了一聲,好似要將那空氣里的沙塵都給吐出去,腦海中不再思索自己的地盤,而是琢磨著北伐的戰事。 他離開時,朝堂上主戰與主和之間的爭議,已經有了傾斜。 起初是主和派占據上風,主戰派被千夫所指,剩下的大多數人則是靜觀其變,未曾發表意見。 可就在不久前,遼國境內最新的戰況傳來,在遼東起義的渤海遺民大延琳,與高麗軍隊聯合,竟然擊敗了前去平叛的遼軍,統軍蕭孝穆不得不退避三舍。 這個消息一出,朝野嘩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