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狄進道:“不奇怪,哪怕一開始大延琳要恢復渤海的舊制,很快也會實施不下去。” “因為即便推翻遼國,遼東依舊是一個多族混居的局面,大延琳要做的,是用渤海人取代現在的契丹人,成為統治階層。” “但遺憾的是,大延琳的身邊并沒有一個全由渤海人組成的高層班底,重臣是跟著他一同起義的幫手,各族皆有,這個時候,他真正正確的抉擇,就是建立一個新的國度,而不是復國……” 大榮復喃喃低語:“不錯……不錯……身邊沒有足夠的渤海重臣,如何能復渤海國?即便強行復國了,那又是我們渤海人的國度么?” 狄進又問:“蕭匹敵部回去了?” 大榮復定了定神,回答道:“蕭匹敵被任命為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麾下兵力增加到八萬,坐鎮燕云!” “八萬遼軍,坐鎮燕云,單就兵力上,已是足夠了,契丹人是騎兵,不比步卒……” 狄進基本驗證了猜測:“蕭孝穆的敗陣,如果是在大延琳稱帝前,那確實有可能是急切所致,然大延琳匆忙稱帝,自損根基,蕭匹敵回援燕云,坐鎮迎敵,在這等情況下,除非遼主下金牌,接連催促蕭孝穆平叛,不然身為元妃的親兄弟,朝堂上最尊貴的外戚之一,他沒必要冒險與敵匆匆交鋒,更不至于一戰受挫,接連后退……” 大榮復變色,恍然大悟:“所以這次的敗陣,是誘敵深入的佯敗?內憂外患,蕭孝穆居然敢這么做?他就不怕消息傳回中京,引發動蕩?” 狄進面露凝重:“如果此人真能抗住壓力,大延琳就完了,一旦趁勝追擊,必將落入圈套,那高麗軍若是與之聯合,估計也要葬送在遼東,接下來老實地縮回半島,再也不敢侵邊遼地!” 大榮復急切地道:“我馬上派人去通知大延琳,讓他千萬小心……” 狄進搖頭:“晚了,戰場的情報既然被封鎖,這一戰可能已經結束,并且蕭孝穆的佯敗,騙的還不止是大延琳一方!” 大榮復動容:“還有我軍?” “不錯!任何佯敗都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的,如果蕭孝穆真的是策劃了這場戰術,所求的應該不止是遼東的平定,還有燕云的戰事……” 狄進說到最后,已是默默嘆息。 毫無疑問,遼東戰敗的消息,會讓朝廷產生誤判,認為遼人真的不行了,主力軍直接被國內的叛軍擊敗,那還等什么河西所得,直接一鼓作氣,北伐收回燕云,全了太祖太宗的遺愿便是! 在意識到事關重大后,大榮復匆匆去了。 然而一日不到,遼東的最新消息沒有傳來,倒是帶來了遼西一個最新的情況。 “李元昊在遼西聚集了一批江湖好手,揚言要殺回河西,恢復大白上國?” 狄進聽了后都有些詫異:“他還有手下聽命?” “是啊!這個人斷臂破功,我本以為他都被手下那群江湖子生吞活剝了,沒想到還能收服他們,為己所用,可惜眼界太低!” 大榮復既為之佩服,又滿是不屑地做出評價:“居然還借助江湖勢力復國,簡直愚不可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