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決蕭孝穆-《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父王,前面就是宋人的寨子了!”
蕭孝穆勒住韁繩,定定地看著遠處旌旗招展,威嚴肅穆的營寨,半響不語。
年輕的契丹大漢看著父親斑白的雙鬢,露出不忍之色。
他叫蕭阿剌,是蕭孝穆的長子,從小在宮中養(yǎng)大,與如今的遼帝耶律宗真關(guān)系很好,歷史上得封陳王,官至東京留守,性忠果,曉世務(wù),受到重用,這個世界里也作為緩和君臣之間的人物,往來不絕。
不僅是他,蕭孝穆的長女蕭撻里也入了宮,成為皇后,歷史上這位是耶律宗真的第二任皇后,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母親,重元之亂時,救駕耶律洪基的不是蕭峰,恰恰是這位皇太后,親自率部深入敵陣,臨危不懼,指揮有方,才能迅速平息叛亂,穩(wěn)定局面。
蕭孝穆的兒女都繼承了他優(yōu)點,能力出眾,現(xiàn)在女兒也正位宮闈,親上加親,一切都似乎走上正軌。
但結(jié)果,蕭孝穆還是出了上京。
并非平叛,而是被派來負責(zé)與宋廷談判。
耶律宗真雖然遠不如其父遼圣宗耶律隆緒,但權(quán)謀手段還是有的,當(dāng)蕭惠帶著宋廷的要求回到朝堂稟告,他先是怒斥了蕭惠,然后征詢了各個臣子的意見,最后請出蕭孝穆出面。
這一手安排,既打壓了蕭孝穆的威望,又人盡其才,挑不出毛病。
畢竟相比起歐陽春之亂,遼國真正的大敵,還是日漸強大的宋朝。
作為執(zhí)政支柱,這等關(guān)系到國家安危的大事,耶律宗真派誰都不放心,唯有派出這位國寶臣,才能震懾宋人的同時,安定燕云,隨時馳援遼東。
在一夜深思后,蕭孝穆沒有推拒,領(lǐng)了皇命,帶著親衛(wèi),一路南下。
此時眼見宋人的營寨遙遙在望,蕭阿剌側(cè)身掃了一眼隨行的親衛(wèi),卻擔(dān)心起來:“父王,你是我大遼的軍中支柱,萬萬不容有失,若是宋人埋有伏兵,我等恐難以應(yīng)付,還是多帶著人馬吧!”
蕭孝穆頭也不回,問了一句:“十年前,你會擔(dān)心本王入宋營,被宋人加害么?”
蕭阿剌怔住。
答案當(dāng)然是不會。
宋人哪里敢啊!
“本王此前力主伐宋,不是為爭兵權(quán),不是窮兵黷武,而是要用一場勝利,重新激發(fā)我契丹男兒的傲氣和南朝宋人的恐懼!”
“本王要讓宋廷重新感受到,我大遼數(shù)十萬騎兵舉手可集,隨時可以南下馬踏中原,讓他們不寒而栗的實力!”
蕭孝穆說到這里,也不禁頓了頓。
這個目標(biāo),他沒有實現(xiàn)。
不僅沒能帶兵南下,現(xiàn)在年輕的遼主,還讓他來和宋人談判,商議和平,重定盟約。
自己的兒子,則擔(dān)心宋人使詐,刀斧手齊出,將他刺殺于邊關(guān)的營寨之中。
“若大遼缺了本王一人,便不可持,那就是亡國不遠了!駕!”
一股難以壓制的怒火涌上心頭,蕭孝穆丟下最后一句,一夾馬腹,朝著營寨沖去。
“跟上!”
蕭阿剌大驚,趕忙拍馬,同時握緊武器,戒備非常。
然而營寨上的宋軍,早就發(fā)現(xiàn)了不遠處的這伙遼人,此時看著數(shù)十騎兵的馬蹄飛舞,濺起無數(shù)塵土碎石,只是冷靜地揮舞著旗幟,通知后方。
“昔日北伐之軍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