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 大門牙道兩側皆古松怪柏,內有射殿、球場、石榴園、櫻桃園,亭臺花謝里種植著從江南、嶺南進貢來的名花。 但別說普通百姓,便是官員也無法隨意進入,只能通過外面的圍墻,遙遙眺望這座皇家園林,想象著里面美不勝收的光景。 而每次入京趕考的士子,卻能將這里當做心中的圣地。 因為唐時有曲江宴,專門款待高中進士多了一個第字的士子,宋時便有瓊林宴,就設在這瓊林苑中。 進士游街,瓊林設宴,那是十年寒窗最好的獎勵,豈能不讓人心生向往? 只是前天司馬光失魂落魄地站在苑外,又是在想什么? “我去了!” 公孫彬招呼一聲,牽著馬兒,朝那邊走去。 狄知遠遠遠看著他與禁軍開始交談,仔細詢問著什么,這才轉身,朝著街頭的公輸居而去。 如今的汴京,有六十七家正店,正在飛速逼近七十二家,且每一家的生意都極為紅火。 以京師的繁華,若是官府允許,這個數目實際上能翻一翻,但貴精不貴多,如今的狀態不錯。 公輸居就是精益求精的正店之一,且是最為年輕的正店。 狄知遠來到店前,沒有急著進去,而是招來蹲在門前等客人的索喚,吩咐了幾句。 再耐心地等待了兩刻鐘,那位索喚邁開長腿,提著一份餐盒快步奔來:“少郎君,長慶樓的桂花糕!” “辛苦了!” 狄知遠接過沉甸甸的食盒,打開查看了一下,取出銅錢遞過去,這才朝著居內走去。 相較于樊樓的富貴奢華,清風樓的店面廣大,新狀元樓的寓意祝福,公輸居的優勢則是別有洞天。 它的前身只是大相國寺的一個小鋪子,于二十年不到的時間內飛速壯大,成了如今的規模。 店家最初有三位,朱娘子、喻平和玲瓏。 朱娘子主事,喻平布置機巧,玲瓏安排人手,原本只是當作一個小小的雜物鋪,但恰恰在各種傳奇話本風靡民間的時候,朱娘子開店,借著話本傳奇大熱,營造出特殊的探案環境,本以為只能賺一賺京師那些富貴衙內的錢財,沒想到偵探話本經過瓦舍勾欄里的傳唱后,也于民間大火,公輸居的生意立刻爆火,直至成為正店,得教坊司入駐。 這也是正店的標志,畢竟真正生財的大頭,不是菜飯,而是酒水。 宋朝的四京實行榷曲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購買官曲釀酒,有資格購曲釀酒的有兩類:一是正戶酒店,即正店;二是宗室、戚里和品官。 前者釀酒用于銷售,后者釀酒用于自飲,朝廷在其中收取暴利。 歷史上的榷酒收入,在宋初太宗年間,每年是一百八十五萬貫,朝廷每年總收入兩千兩百多萬貫,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到了真宗朝,每年的榷酒收入接近九百萬貫,朝廷總收入兩千六百多萬貫,占比三分之一; 到了仁宗慶歷年間,榷酒收入達到恐怖的一千七百多萬貫,朝廷總收入四千四百萬貫,占比接近四成。 這也是為什么教坊司的官妓,要在正店酒樓營業,就是扮演著賣酒女的角色,拼命地推銷酒水。 現在的致和年間,去年三司的統計,朝廷的總收入三千七百萬貫。 按理來說,收復河西,貫通商路,納遼歲幣,收入應該比歷史同時期多很多,怎么還要少了一些? 但這恰恰是國家富強的體現。 沒有為了應付西夏的暴兵百萬,社會一系列問題激發,導致嚴重的三冗壓力,朝廷也沒必要拼命壓榨民生,哪怕在吏治方面有了不少整改,也沒有為了收稅苛責州縣,反倒是對于貧困之地多多免稅,讓百姓休養生息。 這是藏富于民,而非國富民貧,矛盾積壓。 不然全看收入的話,南宋紹興末年,國家一年收入高達恐怖的八千萬貫,等到了宋孝宗年間,每年也有七千萬貫,瞧著比北宋還要富有一倍,其實就是拼命壓榨民力的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