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大唐天將軍》
第(1/3)頁
(重新開始寫歷史文,新書名《新宋:從靖康之變開始》。之前寫的主角是鬼魂,沒有七情六欲,產生不了代入感,撞墻上了。這次的主角是宋徽宗的第十八子,主角一穿越,就被押送著北上,較為困難的開局。南宋茍延殘喘,女真鼎盛,西遼西征,蒙古崛起前夕,大理偏安一隅。宋徽宗、趙構秦檜、岳飛、金兀術、耶律大石、完顏宗翰、韓世忠、虞允文、宗澤、李顯忠、吳璘吳玠……能寫得還是很多的……)
………
華夏歷三五零八年。
李瑄邁入生命的最后時刻。
這一年,為天啟四載。
這是李瑄孫子李楓的年號。
因李瑄開個好頭。
李奕在位二十年后,傳位第四子李楓。
李瑄沒有干預,這是李奕的選擇。
李奕在位的二十年,李瑄從未插手過政事。
李奕完全貫徹李瑄的政策,徹底將工業革命拉開序幕。
第一批華夏移民,乘坐海船,到達新華夏大陸(澳大利亞)的東海岸安家。
李奕勤政愛民,從國內到國外,都從容布局。
使國力繼續提升。
雖然李奕在位的年號是“熙泰”。
但未來的歷史學家,會將熙泰和天啟,稱之為“中乾元時代”。
未來還有三個皇帝被稱為“后乾元時代”。
共同締結百年盛世。
也被公認為是最美的華章,哪怕將來華夏民族已經步入星辰大海。
“你們不用悲傷,我等這一日已經許久。終于可以見到你們的母親……”
上陽宮中,李瑄的病榻前,子孫守候。
十年間,他的四位妻子接連去世。
他也要離開了。
他的靈魂穿越而來,又要去往哪里?
許多事情,不敢去深想。
李瑄的話,讓在場的人眼淚奪眶而出。
在他們心中,李瑄是好父親,好祖父。
別看現李楓登基為帝,但他越是去了解祖父,越是覺得李瑄深不可測。
祖父像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樣。
祖父有一句名句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但他由衷得認為,祖父是千古完人。
祖父取代李隆基,根本不是瑕疵。
那是偉大的變革。開啟新時代的分水嶺。
在關鍵時刻,祖父力挽狂瀾,肩負天下。
這一點,從上到下,從王公貴族到天下黎民,沒有任何分歧。
“皇帝,洛陽至新安縣的鐵軌,鋪設多少了。”
李瑄向旁邊的李楓詢問道。
火車頭已經出現,并經過試驗,鋼材也完全合格。
現大唐正在建設從洛陽到新安縣第一條鐵路。
如果順利,將會連接至長安。
然后計劃用二十年到三十年時間,利用諸都護府的鐵礦、煉鋼廠,建立一條直達麟城(巴格達)的中洲大鐵路,以徹底控制中洲西部(西亞)和安西蔥嶺都護府(中亞)、里海地區、炎州北部(北非)、大蒼龍山脈(高加索地區)、河云地區(小亞細亞)、炎沙半島(阿拉伯半島)。
在李奕執政的二十年間,西部的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勾結土著的情況多次出現。
屢禁不止!
即便大唐四年一換大都護、都督,也不能有效遏制。
太遠了。
雖然有不少漢人移民,但比例還是不夠。
如果再這樣下去,一旦出現一個不孝子,定會失去那里。
“阿翁,鐵路最快明年才可以完工。”
李楓半蹲在床榻前,握著李瑄的手回答道。
“我看不到了。”
李瑄現如今的狀態,就如風中之燭一樣,忽明忽暗。
八十四歲,算是高壽。
他覺得自己所患應該是“癌癥”。可能是肝癌。
一連一個月,他都沒怎么吃東西。
剛喝下米粥,很快就會吐出。
雖然疼痛,昏昏沉沉,但李瑄始終忍著,等待自己的最后一刻。
現如今身體似乎有些好轉,但他明白,自己的時候到了。
“皇帝,你要記住!大唐邁入工業革命后,沒有敵人。一步步開辟新大陸,獲得資源即可。參天古樹,毀于內部的蠹蟲;外表堅不可摧的堡壘,多是從內部被攻破。我們的敵人在內部,資本主義已經產生雛形,不論是官吏,還是商人、販夫走卒,欲望會止不住地膨脹。這種膨脹速度將超過國家的發展速度。民智已開,身為天子,站在大眾身邊;不要站在百姓的對面。權貴、豪商,不足道也!大唐王朝想繼續長存,要不斷改善民生。通過開辟新大陸削減矛盾,增加百姓的財富….…”
李瑄有氣無力,娓娓地向李楓說道。
李楓現年才三十五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他還是皇子時,在智慧宮呆過五年。
或許這也是李奕立李楓為太子的原因之一。
李楓有四個兒子,但他未立太子。也是如他父親一樣,用十年時間,去考察他們的品德和能力。
即便李瑄執政的時候寫過《皇室警戒》,約束皇室子弟,不再無節制供奉。
但父子相傳的政權,上限一定會受到限制。
好在李瑄制定有宏偉藍圖。
“孫兒將謹記阿翁之言。”
李楓將李瑄的話銘刻在心中。
“你雖然是九五之尊,但我是你的長輩。咳咳……我以長輩的身份,留下一道囑托……咳咳……”
李瑄說話的時候,止不住地咳嗽,每一個字都重逾千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