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大明文魁》
第(3/3)頁
說著陳行貴對湯家祖道:“若是再讓我看到你冒名招搖撞騙,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了。”
說著陳行貴隨從拿了五兩銀子給湯家祖。
湯家祖聽了連連稱是,當下顏面離去。
安泰樓,樓上樓下的客人本是聽了湯顯祖的大名,都是要來一睹其人,但卻見得被林延潮識破的一幕。
眾人見林延潮這般處置這西貝貨,不由都是點頭,贊其厚道。
眾人心想雖是沒見到湯顯祖這樣的大才,但見到林延潮這位漸漸嶄露頭角的閩中才子,也是不錯。
不提十四歲的秀才,就是朝廷被授予賢良方正,以及那篇被社學選為作為儒童發蒙之用的為學,已足以令人別人重視了。
經過審湯家祖一事,方才閑談的老儒,官吏,讀書人都是來到這一桌,與林延潮相識。
一人道:“林相公,以你現在的名氣,眼下來個假的,真的也就不遠了?!?
另一人道:“林相公,我看你的文章,假以時日,不會在這湯顯祖之下,待他日我閩中也出一位大才子,湯臨川算什么,林侯官才是。”
奉承者有之,提點者有知,還有幾名老儒也是對林延潮文章提出建議,甚至批評。
面對眾人贊譽,批評,林延潮也知這世道,不是與你說好話的人,就真心為你好,說你不是的人,就厭惡你的。
比起認同你夸獎你的朋友而言,諍友也是同樣難得,更多是一種關心勸誡。
特別是這幾位老儒,其中不少還是與林垠,忘齋先生一輩的讀書人,對于他們的批評,林延潮是虛心接受。當然也有幾個人存心搗亂,在他們眼底,老子的文章就是天下第二(第一是王世貞),這樣的人,林延潮也是不去理會。
酒樓上大多數人,還是善意的,這是林延潮可以感受到的,無論是前輩的諄諄教誨,還是同輩間的激勵,都令林延潮很感動。
林延潮心想,閩中學風敦實醇厚,讀書人這么多,若是我的尚書古文疏證,能得府中學子賞識,那么就算不用身在兩京,蘇杭這樣文風鼎盛之地,不久以后,也能如王世貞,湯顯祖那般名滿天下。
正巧這時有一人問道:“數月之后就是鄉試,不知林相公在讀什么書?”
林延潮借過話頭道:“在下既是讀書,也在著書。”(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