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大明文魁》
第(2/3)頁
嚴清拿起卷子看了一陣,一名讀卷官道:“怎么嚴秋官還有異議嗎?難道你以為這樣以文媚君的考生也能入前十嗎?如此天下讀書人的風骨何在?”
這名讀卷官當下一頂‘大帽子’,無論嚴清想要作任何解釋,都處于不利之處。
嚴清捏須對著殿上幾位大臣道:“此言有理,我也覺得此文章不妥,看來此卷是要罷落了,但是本官突然想起,這林延潮是會元啊。本官記得,歷科會試的會元卷,不在名次中,都要呈天子御覽的!”
聽嚴清這么說,那讀卷官都是一時失語,他陡然想起來是有這個規矩的。
“怎么?這位大人?我說的有什么不對嗎?”嚴清環顧四周。
眾人都知六部尚書中,僅嚴清一人不依附張居正。偏偏嚴清持論公正,做官又是清廉,讓別人挑不出一絲毛病。
此人一身正氣,連張居正也很敬佩嚴清的為人。
而現在嚴清講話也有技巧,繞過林延潮的文章是否‘訕君’的問題,咱們直接講規矩。這屬于官員里最無恥一個手段,叫你與我談道德,我與你講規矩,你與我談規矩,我與你講道德。
誰說這嚴清是直臣,明明是狡猾大大的!
如此在嚴清一句話,林延潮的卷子毫無意外,保送入了前十。
下面申時行,余有丁都是一笑,當時就算嚴清不說,他們也是要起身說的。
申時行微微一笑,從方才看出四位尚書都是反對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在卷子上寫了尖,而自己和余有丁,嚴清都是贊成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勾了圈。
而林延潮卷子上是五圈五尖,那么張四維,陳思育,張居正三人,兩個勾了圈,一個勾了尖。
那么張居正是否勾了圈呢?
殿試前十卷子選定之后,就要呈給天子御覽。
由天子定出名次。
這就是進士們,出門可以到處吹自己是天子門生的緣故。科舉對朝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將論才權力,掌握在皇帝手里。而不是魏晉時九品中正制,由官員相互推薦,導致世家壟斷人事權。
如此一舉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森嚴階級壁壘。若非科舉,張居正,申時行這樣出身官員,如何會有宰執大明的一日?
不過說是天子門生,但在最后殿試上,皇帝和大臣權力還是劃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