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大明文魁》
第(1/3)頁
后堂里一陣寂靜。
蘇嚴端起茶碗喝茶。
不久蘇嚴的心腹‘讓師爺’將呈文拿給林延潮道:“這是呈文,還有當時管河同知簽下署令?!?
林延潮向蘇嚴道:“府臺,那下官就看了?!?
蘇嚴大有‘本府清正廉潔,不怕你查’之勢道:“司馬盡管看?!?
林延潮知這樣的呈文里看不出什么,但仍是端起文書一行一行地看去。
蘇嚴呈文起草十分縝密,絲毫漏洞都抓不到,將責任盡數(shù)推在了之前的管河同知身上。
一旁讓師爺解釋道:“兩年前大堤開筑即屢遭冰雹,傷及民夫無數(shù),以至延誤工期。之后秋訊就要到了,河道衙門又催得緊,故而本府不得不命管河同知倉促而筑。當初府臺再三過問,工期是否太趕,需加派人手,但當時管河同知信誓旦旦向府臺大人擔保?!?
“司馬,這都是他當時簽下署令,過手公文,府臺大人當時信了他的話,哪知不到兩年……”
一旁的商虞通判吳通判幫腔道:“也不能盡數(shù)怪管河同知,這次黃河大水,也是天數(shù)?!?
“當時河道衙門監(jiān)督筑堤,大堤筑后,是經(jīng)過先經(jīng)藩司,再經(jīng)河臺查驗過的,兩個衙門都沒說什么,那知遇到今年這百年不遇之大水。”
糧捕通判周通判亦道:“司馬你在京里,不知今年黃河大水有多大,簡直駭人聽聞?!?
林延潮聽完釋然道:“本丞算是明白此中內(nèi)情,看來此次確乃無妄之災?!?
讓師爺?shù)溃骸皫孜淮笕硕际切械谜弥?,在此事沒什么失當之處。只是有人謠傳,妄圖潑臟水。你也知府臺大人,一貫剛正嚴明,難免有小人在背后中傷?!?
林延潮道:“讓師爺不要誤會,本丞并未聽到什么謠言。只是下官到歸德為官,于決堤之事不能不問。”
眾人心想也對,歸德府決堤,水淹黃河下游這么多州縣,這樣的事連皇上都驚動了,林延潮身為本府同知,到任以后一句不問這才是不和情理。
林延潮呷了口茶,又道:“到時萬一上面過問下來,兄弟我這里也好替幾位大人辯解幾句?!?
聽了這句,幾人表情都是一凜,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傾了傾。
周通判忍不住壓低聲音問道:“敢問司馬,敢問你說得這‘上面’是指哪位大人?”
林延潮笑而不答。
周通判干笑兩聲道:“兄弟我冒昧了。”
要知道林延潮是從京里來的,京里任何一位閣老或者尚書都可能是林延潮之靠山。誰也不知林延潮背景有多深,官場上貿(mào)然探問是很遭忌諱的。
倒是蘇嚴道:“司馬是申吳縣公的門生吧!”
林延潮恭敬地道:“是?!?
蘇嚴點點頭道:“本府雖無錫人士,但與申吳縣公也是半個同鄉(xiāng)?!?
林延潮道:“這么說,顧(憲成)叔時,府臺也是相熟了?!?
蘇嚴臉上浮起笑意道:“吾鄉(xiāng)后起之秀,本府如何不識?!?
攀了關(guān)系,二人就拉近一份。
一直不出聲的儀考通判何通判問道:“司馬在京可識得山陰王(家屏)忠伯?!?
林延潮道:“那是本丞在翰林院時同寅,還一并為日講起居官。何別駕認識忠伯兄么?”
何通判撫須笑道:“王忠伯正是區(qū)區(qū)同年,也是同鄉(xiāng)?!?
聽著林延潮,蘇嚴,何通判三人對話,吳通判,周通判,還有推官三人是一句話也插不上。
因為他們都并非兩榜進士出身,雖說都是同僚,但這樣的話題,他們是插不上嘴的。之后數(shù)人聊至‘金榜提名’時之風光,三人更是插不上話,只能告退。
官場上,官位高低可分一個圈子,何等出身也能分一個圈子。
當夜無話,次日林延潮授了印信,算是正式上任。晚上接風宴十分隆重,就不累述。
這一日,林延潮在正堂與蘇嚴說話。
這時一名巡捕急匆匆地奔入大堂向蘇嚴道:“府臺大人,有饑民鬧事,砸了城東的粥廠,并將粥廠之官吏盡數(shù)抓了,以作人質(zh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