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大明文魁》
第(1/3)頁
楊一魁向龔大器問道:“近來衙門里多掛這‘清、慎、勤’三字的匾額,你可知這句官箴出自哪里?”
左布政使龔大器乃兩榜進士出身,飽讀詩書怎么不知這其中掌故。
龔大器雖明白出處,但不欲在巡撫面前賣弄學識,笑著道:“年紀大了,這一時半會想不起來,莫非出自三國志嗎?”
楊一魁撫掌笑著道:“正是,正是。”
“昔日魏國大將李通之孫李秉,見司馬懿時,見有三位長吏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對他們說,做官應當做到清、慎、勤三字,如此何患天下不治。
“三人領命,司馬懿又問:“必不得已要有所取舍,這三者何者為重?”
“有人回答:“清為本。”
“司馬懿問李秉,李秉答道:“清、慎之道,相須而成,必不得已,慎乃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李秉是說,慎最重要,因為為官清廉之人不一定謹慎,但為官謹慎的人,必定清廉。正如仁者必有勇略,而勇者卻不一定仁德。
龔大器點頭道:“撫臺,所言極是,不知有何所指呢?”
楊一魁道:“本官巡撫河南之前,曾往元輔蒲州公府上拜會,時聽他點評人物。他也說到這為官‘清慎勤’三字。當時我有言,當今天下官員里中能作到這三字的人太少了。”
“蒲州公時聞言笑而不語,然后與我道,林宗海至河南為官,要我多多留心。當時本官問,蒲州公是否是要我看顧一二?”
“當時蒲州公聞言一曬,然后道此人為官極慎,怎需你看顧,只是勸你一句,小心他將河南官場翻過天來。”
龔大器聞言笑著道:“林宗海不過五品同知,這等官員在河南十指都數不過來,怎由他掀起大事來。元輔言過其實了。”
楊一魁言道:“本官也是如此認為,一個為官謹慎之人,又怎能在官場掀起波浪,掀起波浪之官員,又怎可稱為官謹慎?但這杖斃王府府役之事,還有這一次歸德知府被欽差拿問之事,卻令我有所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