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大明文魁》


    第(1/3)頁

    翰林院的報紙,開始是準備名為‘天下為公報’。

    這當然是源自于林延潮那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來自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其意就是天下是百姓的,此言出自于禮記,禮運大同篇,是每個讀書人必讀的文章。

    但是翰林院將‘天下為公報’的名字上報通政司后,卻被打了回來。

    通政司現在權力不小,禮部,翰林院,都察院三大報都歸通政司審批,所以這事他們可以百分百做主的。

    而通政司給出的理由說此報名不妥,名字太夸張。

    眾翰林們覺得不解,為何禮部的‘天理報’,都察院的‘皇明時報’都可以過,為何這個名字不可以過。

    也有人是察覺,林延潮當初上諫時那‘天下為公疏’,這報紙叫這名字,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忌,所以被通政司打回去。

    內閣這是保護翰林院的意思,但是卻引起了翰林們的憤慨以及憋屈。

    當即身為報紙主編的蕭良有即上疏反對通政司此舉。

    蕭良有的奏疏里寫到,書有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

    ……是以天之所視即民之所視,天之所聽即民之所聽,是以天意即民意……

    蕭良有表述了對于通政司的憤慨,文章才氣橫溢,其中引述尚書‘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而是被眾人談論。

    這句話出自蔡仲之命,是周公告誡蔡仲之言,也是可以代表儒家思想的一句話。

    夏朝時,天子自居天命。

    夏桀對百姓說,我受命于天,就如同天上的太陽,你們說我要滅亡,就如同太陽會消失嗎?

    然后老百姓卻言,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湯滅夏,證明了天命并不可靠,夏王以天命為治統,最后仍是滅亡了。

    到了商朝信巫,以人畜獻祭,商王既是巫,也是王,但最后仍為周所滅。

    周滅商后,周王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克承天命。

    周以夏自居,所以也繼承了天命之說,為了解釋皇朝更替,所以才有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之言。

    皇天沒有親戚,只承認有德者為天子,民心沒有一直擁護哪個皇帝,只是感激給予他們恩惠的人。

    故而這天子之位,惟有德者居之!

    這周朝對于治統的解釋,比夏商更近了一步。

    從崇拜天命,獻祭迷信到了以人為本,以德為治,尊民意為神。

    當然說是這么說,做能不能做到,就另外回事了。但孔子繼承周公道統,將此作為儒家的思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