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大明文魁》


    第(1/3)頁

    將房寰免官后數日,林延潮與于慎行一并前往文淵閣向內閣稟事。

    林延潮之前的殿試文章里言,唐朝宰相裴度向天子奏請在相府私宅里召集天下英才商議國事。

    這是因為當時裴度要平叛,不可能一一向天子奏事,所以將議事權集中在自己手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裁撤宰相,設立六部,就是為了防止二元化政治。

    廢除宰相,六部尚書就不用向宰相稟告,直接向天子奏事即可。

    但是除了朱元璋這猛人,他的后世子孫,大多都不具備獨當一面,單獨處理整個天下政務的能力。

    所以內閣的作用就體現出來。

    內閣原來只是天子的秘書,六部向天子奏事時,天子遇到疑難或者不懂的可以詢問請教內閣。

    后來國家大事越來越難,天子心想既然自己什么都不懂,索性讓六部奏章上達后,直接交給內閣討論對于奏章處置意見,然后寫出關于處理意見的一張小條子,不是更好。

    于是制度就如此演變下去,這小條子也就是票擬的由來。

    再后來內閣權重,票擬的意見,基本也就成了圣旨的內容。

    在虛君政治下,天子只有說是與不是的權力。于是六部為了奏章的通過率,不會先找皇帝商量,而是在上題本前都是先向內閣奏事,得到首肯后,再寫成題本。

    當然身為尚書也可以不事先與內閣商議單獨上題本,但當自己的題本一連數次被內閣打回來后,等于在自己的下屬面前喪失了自己的威信,如此尚書的位子也就當不久了。

    但是尚書向內閣奏事,等于又恢復到原先先向宰相奏事老路子。

    故而有明一朝,內閣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現在禮部尚書沈鯉還在生病,所以于慎重,林延潮兩位左右侍郎,則是挑起擔子,今日到文淵閣來奏事。

    這一日許國沒有在閣,故而是由申時行,王錫爵主持閣務。

    二人就在文淵閣里的會揖室,接見了于慎行,林延潮。

    踏入會揖室時,林延潮也感覺自己終于不是與宰相相距很遠,大家已經是直接面對的上下級。

    在禮部侍郎這個位子,是可以直接入閣拜相的。

    這句話怎么說,在朝廷廷推內閣大學士,林延潮具備有被吏部提名堪任的資格。當然林延潮現在雖具備有堪任的資格,但論資歷棑在自己前頭的人多了去了,可無論怎么說他已是真正的儲相了。

    正在林延潮細思之際,申時行,王錫爵二人推門入內。

    他與于慎行都是起身行禮,然后幾人入座。

    林延潮現在與申時行關系微妙,在那日議海瑞之事,自己觸了他心頭之忌,令申時行對自己態度有了改變。

    官場上一點嫌隙猜忌,都會為后來之事埋下一個種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