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大明文魁》


    第(3/3)頁

    說著無念卷起袖子,大步就走,湯顯祖問道:“無念禪師何不與焦兄……”

    說到這里,湯顯祖忽停下不說笑了笑,目送對方遠處。

    而這時候高臺之上,焦竑對陶望齡也是心悅誠服,當即向他長長作揖道:“陶先生淵博如海,焦某三寸小尺,也敢言丈量實在是太不自量力了。焦某斗膽請陶先生至崇正書院講學!”

    陶望齡連忙道:“焦先生謬贊了,吾之所學比之學功先生才是滄海一粟,星河一沙。”

    聽了這話,焦竑沒有半點介意,反而欣然道:“這就是夫子之墻,不得其門而不入。學功先生身為禮部春官,在京主持天下大事,輔佐天子,我等實難一見。陶先生得學功先生真傳,必能解我等之惑,懇請在書院盤桓數月,讓我等金陵俊才一聞大道。”

    下面眾讀書人也是紛紛道:“是啊,陶先生請留在金陵吧!”

    陶望齡見此一幕,難卻盛情只能答允。

    一旁林世璧也是震驚,林延潮確實有本事啊,連他一個弟子都如此了得。

    陶望齡與焦竑在天界寺之論道,乃江南士林的一件大事。

    應天乃王學的大本營,兩年前耿定向與李贄的罵戰,即是心學內部的一場的大的門戶之爭。

    而身兼耿定向,李贄二人所學之長的焦竑,在應天王學中也有相當的分量。由他親自出面請陶望齡到江南最有名的崇正書院里講學。

    此事無疑是代表王學肯定了林學的地位,也代表江南士林對于林學的態度,因為應天就是江南讀書人匯聚的地方,這時候又是應天鄉試之時。

    而陶望齡在金陵逗留了三個月,并在閑暇之余撰寫了一本《石簣語集》,這本書比林延潮當年在學功堂的講義,更進一步闡述了林學的理念,并且更通俗更貼近當今讀書人的觀點,因此在江南風行。

    陶望齡自此自號石簣,林學弟子就以石簣先生稱之,

    而林學也因陶望齡在金陵講學,以及《石簣語集》從浙江一省,從而輻射到整個江南。

    從湖廣公安一縣,再到浙江一省,逐漸到整個江南,不知多數讀書人放下以往奉為金科玉律的程朱之注,他們手捧林延潮,陶望齡的著作用心揣摩。

    到底是要變法還是祖宗法度?

    到底是重農為本還是惠商通工?

    到底是仁德為主還是以事功為主?

    萬歷十六年對于江南讀書人而言,實是一個普通的年份,但也是一個不普通的年份,歷史正徐徐前行,但不知不覺已比原先變了一點方向。

    靠近京城的大運河上。

    一艘官船正緩緩而行,一名老者正捧著手中的天理報閱讀,等見到報中青松翠柏四字時,他不由徐徐點頭。

    ”老爺,明日就要到通州了。”

    一名下人給這名老者披上衣裳,這名老者道:“寫得好啊,林宗海的文章是能令人復生的!有了此文,海剛峰當千古矣。”

    那下人道:“可是老爺,應天官場上對于海剛峰評價不高,說他迂直,不知時務,抱著太祖的陳規不放!”

    那老者冷笑道:“那些官員真是說一套做一番,當年張江陵新政他們說張江陵妄動祖宗法度,而海剛峰要恢復太祖之法,他們又說海剛峰墨守陳規,到底是什么,還不是他們說的算,有利則好,無利則弊,有害則暴,朝廷就是亡在這些人手上!”

    這老者說話胡須一抖一抖的滿臉正氣,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與李贄進行罵戰的前南京右都御史,名儒耿定向。

    這一次耿定向受命進京,總督倉場事,也就是倉場侍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