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大明文魁》


    第(3/3)頁

    “晚生還請老先生示下。”

    王宗沐道:“在老夫看來,海禁之所以持續兩百年,乃是與朝廷所主張的朝貢之制相左。朝廷一貫以來駕馭宗藩之策,一仰太祖成祖余威,在九邊駐扎精兵以宣威,二在于朝貢以時,厚往以薄來而懷柔。”

    “但是永樂時鄭和七下,厚往薄來結交南洋,路途上的開支巨大,故而才改為讓萬邦朝貢,許進而不許出,而后有了海禁鎖關之策。不過此策倒是在隆慶年時開了口子,北有封貢俺答,南則月港開關,雙管齊下后倒是讓倭寇,北虜都是消停了許多。”

    說到這里王宗沐舉起手來道:“自古以來天子居帝京,天子腳下方千里內是為王畿,王畿之外,是內服與外服,內服乃百僚庶尹,受命于天子,而外服是侯﹑甸﹑綏﹑要﹑荒,乃方伯諸侯之地,服定貢賦的輕重,爵定位次的尊卑,外服需按時來朝貢,外服之外即是四夷,化外之民,不受朝貢。”

    “這即是朝貢之制,也是華夷之辨的由來,一言蔽之在于一個禮字,天子以禮馭萬邦,只要朝廷一日不取締朝貢之制,那么海禁一日就不可開。”

    聽了王宗沐的話,眾人都有一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所謂朝貢和海禁,其實一個就是海外貿易,由國家主導或者是民間主導兩種觀念。

    明朝之所以要禁海,就是儒家一直以來華夷之辨的思想主導。

    華夷之辨的核心,就是人倫關系的親疏遠近,套用在國家關系上。

    比如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什么是仁,就是愛人愛己,有等差的愛,父母子女最緊要,然后叔伯兄弟,同族,同鄉,同邦以此類推。

    然后套用在國家關系上,對明朝而言,兩京十三省就是內服,大家是自己人,都是華夏百姓,然后是外服,就是明朝的宗藩,他們接受明朝的冊封,算是屬邦,所以也給予厚往薄來的朝貢便利,然后就是化外之民,對于蠻夷,明朝的態度就是一文錢的好處也別想從我這里拿走,看你不爽還要揍你。

    因此朝貢制度就等于是籠絡宗藩的手段,譬如明朝為什么要修長城,其實長城防御軍隊效果有限,不過卻可以阻止商隊自由出入草原。

    俺答封貢之前,人家俺答汗可是打到了北京城下燒殺搶掠,條件就是要朝廷互市。

    到了明穆宗時,最后朝廷廷議以二十二票贊同對十七票反對通過與俺答和議之事。俺答接受封貢,明朝開放互市并與蒙古右翼議和,從此雙方有了近百年和平。而后明朝草原政策改為一攻一守之策,集中力量屯駐重兵于遼東對付南遷的蒙古左翼及女真。

    所以沒有朝貢政治,就籠絡不了俺答汗,明朝的外交策略也就無從談起,同樣海禁一開,那么朝鮮,安南,琉球都可以通過民間貿易,從明朝這里獲得所需,那么以朝貢為導向的官方貿易就沒有這個必要。

    這些朝貢國又何必如此順從的接受明朝的冊封,以換取最惠國待遇,整個朝貢體系也就崩掉了。

    當然這些話朝廷也不會明白的與臣民說的,更不會寫在文字上,如此就不是咱們天朝上國的厚道形象了,要不是王宗沐的一番話,眾人是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原因。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