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大明文魁》
第(2/3)頁
眾人情緒起伏了一陣,終于平靜,此刻仿佛如滔滔大江終于歸流于海。
宋應昌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念道:“夫古之三孤二公,弘化寅亮天地以弼一人,而六卿之職,皆率其屬,以昌九牧,阜成兆民。往稽古訓,勉欽職任,上必有以光輔朕德,下必有以厚民之生,爾欽敬哉!”
念到這里,宋應昌聲音加重,仿佛重錘落鼓,低沉有聲。
“初任,翰林院修撰!”
“二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
“三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讀!”
“四任,歸德府同知!”
“五任,歸德府知府!”
“六任,詹事府左庶子兼侍讀學士!”
“七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八任,禮部右侍郎!”
“九任,禮部左侍郎!”
“十任,今職!”
“制曰,臣之事君,必有內助之良……尚垂啟迪于后人。萬歷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欽此!”
話音落下。
林延潮朗聲道:“臣林延潮領旨謝恩!”
宋應昌面容如冰雪初融,將圣旨交給林延潮后,一邊攙扶一邊恭敬地道:“大宗伯,地上涼,快請起吧!”
林延潮起身后,其余官員方才起身。
林延潮手捧圣旨交給了已聞聲趕來的陳濟川,然后回首望向堂內堂外,眾官員們觸之他的視線都是紛紛避開,然后垂下頭去。
不僅他們,方才宣旨的宋應昌,以及費堯年,陸萬垓此刻態度越發恭敬,垂首靜氣立在一旁。
圣旨宣過之后,滿堂之上,因在新任禮部尚書的威嚴下,眾人沒有人敢說話。
同時眾官員們也是心想林延潮而今晉位大九卿,與此之際當說出什么垂世之言呢?
也有人心想林延潮之前主動辭官,而今天子加封禮部尚書就著急著出山,是不是應該說些什么解釋自白的話,來表現自己不是那么急切于功名呢?
但見林延潮出聲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林某年少時常讀此詩。而林某生逢盛世,蒙天子隆恩簡拔于寒微之間,今日既惜哉稼軒先生,亦應幸甚得遇明君。自古隱士,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但縱然小草難堪造就,也懷松柏之志,此言即為林某心聲。”
但見林延潮寥寥數語后,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主動來到宋應昌面前。
宋應昌以為林延潮要對自己說什么,正要行官場之禮然后說些祝賀的話。
卻見林延潮卻主動伸過右手,然后握住宋應昌的手道:“多謝宋兄走這一趟。”
宋應昌一鄂,這是什么禮節,官場上不都是作揖,跪拜之禮嗎?
怎么會有此握手為禮。
自己真是顧若寡聞從未聽到過,但林延潮是禮部尚書,主管天下禮儀,此舉必有什么深意。
但宋應昌回握道:“大宗伯,下官慚愧。”
林延潮笑了笑,然后伸手向費堯年,對方很機警,一見宋應昌如此,自己連忙主動伸出手。
“謝過費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