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大明文魁》


    第(3/3)頁

    播州的楊應龍暫時臣服,內心卻對大明更加不滿。

    而在帝國的內部,老百姓們剛剛從前兩年的大旱里緩過來,但還未來得及歇一口氣。

    大明天子萬歷皇帝憂心于國本之事,想著如何拖一年是一年。

    至于宰相申時行這邊考慮著致仕之事,那邊朝野上下卻是飛語不斷。

    然而經過京師與無錫的書信往來,林延潮與鄒元標兩位朝野上下最負盛名的通儒間對話,在當今官員士子之間激起了熱烈的反響。

    身為禮部尚書,又有敢言之名,林延潮的兩封書信可謂令人耳目一新,令天下的讀書人對于事功學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鄒元標的犀利的言辭,也是毫不遜色。

    天下讀書人圍繞著有明治善治,約禮約法,慎刑繁禮,特別是那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行激烈的討論。

    從興辦義學,再到開辦報社,然后事功學派的復興,以及在讀書人圈子里流傳,還有科舉的側重,最后是林延潮禮部尚書的身份。

    這些合在一起在讀書人中漸漸興起了談論實學的風氣,不少有識之士目光轉向經濟民生,而不再是專注于經義禮法之上,這一場朝野上下辯論,就在大明朝這內憂外患的環境下貫穿了整個萬歷十九年。

    林延潮有些欣慰,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總算有些成果,雖說成功尚遠,但是孕育的土壤已是開始松動了。

    林延潮尚未如何推波助瀾時,哪知他的學生們更是干了一件,所有人沒有想到的事。

    在翰林院的新民報上,方從哲自作主張將林延潮與鄒元標二人的書信辯論直接在報上刊發,并以翰林院的立場在二人的辯論后面發表社論。

    林延潮知道頓時心疼,深覺得錯過了一個機會。

    這要是放在天理報上刊發,以鄒元標與自己的名人效應,對于天理報的銷量而言,肯定是一個井噴。但是想想也是算了,畢竟在禮部的報紙上登禮部尚書的文章總是不好。

    但不得不說方從哲身為新民報的主編,在把握輿論熱點爆點上確實干得漂亮。他利用自己是林延潮的學生的身份,搞到了第一手資料,并加以利用。

    新民報定位就是面向讀書人層面并走大眾路線,不怕別人說自己媚俗,也不怕別人笑話層次低,但在娛樂之余在時政的評論上還是相對公正客觀,選題上側重于經濟民生,并盡量解釋得通俗化,不是動則以經義糊弄人。

    故而新民報的成功自然有他的道理,這數刊登載林延潮與方從哲的辯論,以及持中的社論,一下子讓新民報的銷售突破了萬份。

    與鄒元標辯論之時,林延潮也沒有閑著。

    工科左給事中陳應龍上疏朝廷,言現任兵部尚書王一鄂正在患病,應將封貢之權還給禮部,同時會同館仍歸于禮部管轄,以免耽誤國事。

    吏科右給事李沂上疏附和。

    眾所周知,這陳應龍,李沂二人都是萬歷十四年庶吉士,林延潮不僅是他們的恩師,也是他們為庶常的教習師。

    上疏之后,申時行與許國通氣后,決定如奏將事權還給禮部。

    ps:明日有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