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大明文魁》


    第(2/3)頁

    古禮三百,威儀三千,刑亦正刑三百,鄒兄所言‘慎刑繁禮’,正合于圣人制禮之道。

    馬屁拍完,林延潮就開始反駁了其大意是。

    禮不下庶人的意思,并非是庶人可以不知禮,而是當先以禮法教化庶人,知禮后方能約禮。

    至于刑不上大夫,也不是保持尊卑,而是輕易苛刑于上,這樣無人敢于任事。

    辯論到這里,林延潮又寫到,

    圣人曾言,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由是可知,十世之禮,可損益,百世之禮,可損益。

    周公制禮樂時,猶恐‘君子恥其言而不見從,恥其行而不見隨’,而今已去兩千載,我輩動則法古則后于時,動則修今則塞于世。

    這里林延潮引用孔子的話來辯論,鄒元標說禮不可變。

    但孔子說過,殷禮從夏禮而來,但有所損益,周禮從殷禮而來,但有所損益。由此可知十世百世以后的禮,雖說相承襲,但也是可損益的。

    周公當年制禮樂時,仍擔心君子不會跟隨,但現在去周公制周禮已兩千年了,我們卻仍信心滿滿守著周禮不變,法古就是落后于當下,拘泥現狀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林延潮又寫到,禮法非天降,非地生,發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循循相因,無疑于固步自封。千百年來以降,代代皆是大爭之世。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當如此,國亦當如此。

    林延潮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心底激蕩不能平,信到最末他不由想起嚴復的天演論。

    又補了一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句話林延潮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

    這話放在動物身上,好比氣候變冷,更強壯耐寒才會活下來,這是沒錯。

    但放在人上?怎么能輕易說一個人有用沒用?

    古時身強力壯者為尊,但后來贏弱書生也可為官。

    再如殘疾人,再如窮人,也用適者生存?

    殘疾人中有霍金,窮人雖窮,卻更有改變現狀的迫切愿望,一旦遇到機遇也會翻身。

    盛世百年讓大大夫們缺乏憂患意識,從上到下只想著如何搞平衡,這樣沉睡的雄獅不抽幾個鞭子是決計醒不來的。

    所以這句話正確也不正確一樣,放在當下還是正確。林延潮盡管知道此言爭議很大,但仍是寫在給鄒元標的信中。

    二人都是同意將書信示于學生,所以書信內容由門下的討論,傳播了出去。

    在萬歷十九年這個年份,在明帝國的東方,豐臣秀吉已是矢志討伐朝鮮。

    朝鮮國雖有聽到風聲,但國內官員上下仍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西北的順義王,海西蒙古各部正與鄭洛的大軍對峙,副總兵拜增援時見平叛明軍軍容不過如此,不由生輕中國之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