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為本書盟主)-《大明文魁》


    第(1/3)頁

    平壤大捷告廟后,仍在‘病中’的首輔王錫爵被天子召入宮中。

    乾清宮之中,天子寬坐在一張大藤椅上,張誠,陳矩兩位權宦都躬身默立在旁。

    田義則是在一旁給不耐熱的天子打著扇子。

    而王錫爵則坐離天子不過一步之遠的連椅上,這個位子即是方便君臣說話,也是一種信任與恩遇。

    天子溫顏道:“這一次平壤大捷,先生運籌帷幄之功不小,朕決定賜先生白銀一百兩,及纻絲表里等以酬大功。”

    王錫爵惶恐地道:“回稟皇上,此事老臣萬萬不敢居功。老臣年底方才回朝,平壤大捷又是正月之時,其功應該歸于內閣大學士趙志皋,陸光祖,張位以及兵部尚書石星的居中運籌。”

    “還有前線東征的將士。朝廷賞罰必須分明,無功者必不可受賞,否則如何酬有功之人,老臣還請陛下三思。”

    天子見王錫爵不居功十分高興道:“先生高風亮節,朕早已知之,既然如此朕就賞賜趙志皋,陸光祖,張位,石星他們白銀五十兩,纻絲表里兩件,另外平壤前線將士計功之事,為何兵部仍是遲遲不報,之前派官員到朝鮮查明了沒有?”

    王錫爵回稟道:“戰功之事最忌虛報冒領,朝廷再三慎重也是有的,此事依老臣看來還是請新任平朝經略到了遼東再說。”

    “哦?新任平朝經略?元輔意許何人?”

    王錫爵道:“老臣打算向陛下保薦禮部尚書林延潮。”

    天子聞言沉默半響,王錫爵見天子神色,然后從椅上站起躬身道:“陛下是否以為不妥?”

    天子反問道:“是禮臣自請赴朝嗎?”

    王錫爵道:“是老夫親自去他府上相請。”

    天子問道:“先生乃是一品大員,竟屈尊降貴到禮書府上相請?先生,為何以為非他不可?先生坐下說話。”

    “老臣謝過皇上,”王錫爵坐回椅上道:“在三王并封之前,老臣曾有意保薦,當時因平壤大捷,老臣誤以為朝鮮之事大局已定,那么禮臣去朝鮮商談封貢之事也是應有之意。”

    天子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他素來有這個主張。”

    王錫爵道:“而今日是因為東線將士缺糧,老臣與兵部尚書石星商議過,必須以海運運兵運糧,這海運必須借助海漕,此事也是當初出于禮部尚書的主張。所以既要糧草調運,需多面權衡,為保障東征糧秣之供應,此事非禮部尚書出馬不可。”

    “若是皇上擔心詞臣出掌兵事不妥,老臣以為當年楊文襄曾總督三邊軍務,平定了安化王之亂后,又計除劉瑾,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老臣看禮部尚書林延潮也絲毫也不遜色。”

    天子聞言微微皺眉,然后道:“開國以來又有幾個楊文襄呢?是了,皇三子出閣讀書的事,先生與禮臣商議得如何了?”

    王錫爵道:“老臣與禮部尚書一致以為,之前三王并封之事已至百官議論紛紛,若再行皇長子皇三子一并出閣之策,則不可再行。”

    但見天子身子離開椅背道:“前可行,后不可行,這不是欺君嗎?”

    天子雷霆之怒,張誠,陳矩,田義都一并拜下連聲道:“萬歲爺息怒,萬歲爺息怒。”

    王錫爵也是起身向天子叩頭然后道:“陛下,眾望所歸,人心如此,此不可違也。”

    天子認真看著王錫爵,但見對方梗在那。

    半響后天子嘆了口氣,道:“朕不是執意如此,但若中宮有出,奈何?”

    王錫爵道:“陛下,此說在十年前猶可,今元子已十三,尚待何事?況自古至今,豈有子弟十三歲猶不讀書者。臣懇請陛下早定大計啊!”

    天子聽到這里沉默不語。

    王錫爵再三磕頭道:“老臣懇請陛下恩準。”

    大殿之中靜默了好一陣,王錫爵跪伏在地一動不動,殿中唯有兩只銅鶴吐著熏煙。

    過了好一陣天子嘆道:“先生乞病近一個月,仍句句不離國本。先生的忠心,朕是知道了。那么皇長子出閣讀書之事到明年再辦,這馬上就要立夏了,不急于一時,不是說一年四季在于春之計。”

    “說到入夏,紫禁城里酷暑夏日難當,朕每到夏日都是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事。故朕有意駐蹕鞏華城避暑。聽說鞏華城年久失修,前兩年朕有意修葺一番,戶部卻以種種理由推脫,先生看如何?”

    王錫爵明白現在國家艱難,國庫又是沒錢,要重修鞏華城行宮又要花不知多少錢,官員們又要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但到了這個份上,王錫爵唯有道:“陛下龍體為重,老臣這就與戶部商議此事。”

    天子欣然道:“那么先生就去辦,有先生回閣主持國是,朕也可放心多了。”

    然后天子又道:“至于禮部尚書出鎮朝鮮之事,朕以為武事還是要外臣來辦,但議和之事可以托負于禮臣,但兵馬不可由他節制。”

    王錫爵道:“陛下圣明,謀慮周全此臣所不能及也,那么改讓宋應昌為薊遼總督,節制入朝兵馬,禮部尚書林延潮則為經略,全權授其與倭國戰和封貢之事,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天子道:“就以此擬旨吧!朝鮮之事一了,就讓他回鄉教書吧!”

    林府書房之中。

    林延潮一面寫信,一面聽著身旁的陳濟川奏事。

    “老爺,內閣大學士陸光祖向天子上了辭疏。”

    林延潮點了點頭,陸光祖辭相之事,看起來波瀾不驚,依他看來還會得一個馳驛還鄉的體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