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屈指往桌案上叩了兩下,打斷了徐有知的話:“今日堂參務必扼要,如此官樣文章就不必再作了,方才本官說過簡要二字,徐廉使可曾聽在耳里?”

    林延潮此言一出,徐有知不由赧然,躬身道:“經略大人所言極是,是下官太嗦了。下官向朝廷提議于長蘆運司開增鹽引十萬,每引納銀三錢,如此共銀三萬兩,下官上奏之后,戶部只批了五萬引,對于我綿延海疆而言,實在難以為繼啊!還請經略大人替我們向朝廷說句話,解一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徐有知一言既出,眾官員們紛紛點頭稱是。

    坐在上首的保定巡撫徐東星目光一凜,知道了徐有知方才看林延潮一句話就截留了十萬石漕糧,知道對方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能量。因此就提出了長蘆鹽引之事,言下之意不是你林延潮不是很牛逼嗎?既然如此,你替我們地方向朝廷把十萬鹽引給要齊了。

    徐東明明知徐有知的打算,但卻不會出聲反對,若是事情辦成了,自己當然是大大高興,若辦不成,折得也只是林延潮的威信而已。

    林延潮聞言則道:“長蘆鹽引之事,本官有所耳聞,本來戶部是要批十萬,但是潞王就藩后上奏天子言王府缺衣短食,故而戶部打算將另五萬鹽引作為潞王衣食由來。”

    聽林延潮這么說,眾官員們一聽紛紛心道,還有這事?怎么誰也沒告訴他們啊。

    此事換了旁人估計知道了也不敢說,但林延潮是誰啊?他與潞王是什么關系啊?當然不怕將此事揭了底。

    徐有知一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樣子:“既然如此,有兵無餉,朝廷要我們如何籌備海防,下官身為兵備道實在是無能為力。”

    林延潮聞言斥道:“鹽引的事難辦,那就沒有別的辦法開源嗎?爾身為四品副使,也是方面大員了,怎可只知道向朝廷要錢,而不思別的辦法?今日之事本官記下,另行向朝廷稟明!”

    徐有知聞言神色大變,欲狡辯幾句,終還是頓足坐下。

    而一旁官員見此都是噤若寒蟬,方才那臉頰消瘦,言林延潮是抓權之人,更是面無血色。

    林延潮道:“求人不如求己,我看了公文,你們天津有官員提議天津瀕海有得是荒蕪田土。本官以為屯田之計,可收兵民兩用之道。”

    “通判劉光億,你司屯田之事,在天津屯田可有難處?”

    劉光億從下首起身,身子有些發抖顫聲道:“回稟部堂大人,下官想過對策,但怎奈天津之地雖不少都是無主之地,卻都是沙磧,且鹽水橫溢,不籌措數萬兩銀子修建堤堰,就不能堵截鹽水,至于荒蕪之地又要用數萬人來開墾。此事若招募商人為之,誰能為此本大利小之事,就算土著百姓也未必肯出力啊!”

    林延潮看了劉光億一眼點點頭道:“你說得倒是有些道理,足見你用了心事。

    對方連忙道,多謝經略大人垂憐。

    林延潮繼續道:“各位可記得原先屯田御史徐有貞?他曾與我言過天津屯田之事,他說天津雖是濱海,卻未必不能屯種,但需得其法。”

    “如何法之?要取閩浙濱海治地之法,說到這里,我本將信將疑,但是我方才從文移里看這倉大使陳得書,曾向朝廷建言這屯田之法與徐大人倒是有相似之處。所以我想請陳得書道一道這屯田之法。”

    聽林延潮一言,但見堂上官員不由面面相覷,紛紛心道這陳得書是哪一位。

    而劉光億則突然想起確實之前有一位官員向自己建言,效仿閩浙之法在天津治田。他看對方官銜不過是不入流的倉大使,所以想也沒想的就將此丟作一旁。哪知這位官員卻不依不饒向巡撫投文。

    劉光億知道此人越級上奏后很是惱怒,尋了個差錯,將此人搞得灰頭土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