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大明文魁》


    第(1/3)頁

    王京收復之后,因倭軍敗退時焚燒了漢江上的戰船,所以明軍不得不等到朝鮮水師抵達方才渡河追擊。

    因為有碧蹄館之失,所以宋應昌向林延潮建議不可太輕敵冒進,以免再中倭寇之伏。

    事實上林延潮也明白,倭寇征朝一共出動九個軍團,其中除了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的第一第二軍團以及第三軍團受到重創外,其余六個軍團損失不大或得到了補充。

    所以盡管燒掉了龍山倉,但倭寇在向南敗退之中,明軍的補給線拉長了,倭軍的補給線卻拉短了。

    而朝鮮水軍在李舜臣率領下雖說在初期屢次大捷,但后來倭軍吸取了經驗教訓,實行水陸一體的防御戰略,李舜臣再也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不能從海上切段倭軍的補給線,所以林延潮將宋應昌的書信給了李如松,雖說林延潮沒說什么,但慎重用兵的意思已是傳達到了。

    所以明軍渡過漢江后,進軍速度不快。

    于是朝鮮方面就大有意見!

    入秋后,車輦館天氣愈寒。

    左議政柳成龍親自來車輦館求見林延潮。

    館中林延潮與柳成龍二人對坐,柳成龍向林延潮道:“王京收復,國主,世子聞之于經略大人不勝感激,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送完柳成龍向林延潮奉上禮單,林延潮看后但見上面所贈的是朝鮮的山參,以及白銀,黃金等等,以數量而言手筆不小。

    柳成龍擔心林延潮不收還道:“這是國王,世子之饋贈,若是上使不收那么柳某難以交代。”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貴國國主與世子殿下的一點心意,那么本部就笑納了。不過本部只取一些,再拿出部分分給劉,于贊畫及左右隨從,其余盡分給撫恤出兵陣亡的將士。”

    柳成龍見林延潮如此舉動,敬佩道地:“既是贈給上使,那么如何分配自然聽從上使之意了。柳某沒有看錯人,上使是明朝官員中的第一人,憑著這一次平倭大功回朝后官拜宰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林延潮聞言差點失笑,柳成龍不了解大明的官場嘛,這一次自己得了大功反而卻入不閣。

    林延潮淡淡地笑道:“柳相有什么話不妨直言!”

    柳如松道:“柳某確實是一片誠心,希望上使能夠幫助敝國,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柳某讀過上使的書,經略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九字為心,若能挽救我朝鮮黎民,正好可以踐言踐功!”

    林延潮聞言失笑道:“柳相對本部倒是挺了解的。事實上本部也一直有心助爾,更重要是我大明天子更有心匡扶爾邦。”

    林延潮每說一句話左右自有書記給他抄錄下來。

    柳成龍道:“眼下龍山倉被焚,倭寇軍心已亂,成潰退之勢,遠遁數百里,還請上使速速發兵追繳殘寇,一戰功成,復敝國全境!”

    林延潮看了一眼身旁的記錄官,笑問:“怎么李提督不是發兵過漢江追擊倭軍了嗎?”

    “李提督有云,奉了上使之命,不敢輕進,一日只行數十里。”

    林延潮一副恍然記起來的樣子道:“是有此言,柳相,我讀兵法上面有一句‘歸師勿遏’!眼下倭寇南奔,但其兵力沒有大損。若是倭寇真逃,那么易使其陷入絕境,以死相拼!若是倭寇假逃,那么則易中埋伏。重蹈碧蹄館之覆轍!”

    柳成龍聞言深吸了一口氣,然后道:“上使的文章,學識,經史都是極好,但于軍略上卻未免有些紙上談兵了。”

    換了以往林延潮肯定是不悅,現在只是淡淡一笑道:“柳相還請賜教!”

    柳如龍道:“平壤之戰倭寇損近兩萬,碧蹄館之戰又折數千,加上幸州大捷,火燒龍山,收復王京,更是令倭軍膽寒,此刻毫無軍心斗志。若是乘勢掩殺,必能殺個片甲不留,令倭寇從此不敢北顧,此豈非萬世之功,還請上使明鑒!”

    柳成龍所言的幸州大捷是朝鮮名將權栗打的。

    當時明日兩軍剛在碧蹄館大戰,雙邊都損失不小。

    朝鮮名將權栗率領兩千人馬及近千僧兵進駐幸州,結果遭到三萬多倭軍的圍攻。當時統帥著三萬多倭軍的包括有毛利元康、小早川隆景、黑田長政、小西行長、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谷吉繼、前野長康、吉川光家等‘戰國名將’。

    但是三萬多倭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啃不下來。

    雖說此戰殺傷倭軍不過數百,遠不如平壤之戰,但打擊了倭軍的士氣,也極大鼓舞了朝軍士氣。

    當然對于朝鮮而言,這一戰完全是自己打的,肯定要大吹特吹。

    因為柳成龍認為經過平壤,碧蹄館,幸州等戰后倭軍已是不堪一擊了,這時候正是乘勝追擊一戰收復朝鮮全境的時候,明軍為何慢慢吞吞呢?

    面對柳成龍的追問,林延潮笑了笑道:“柳相似不知這幾日軍情,自漢江后,我軍副總兵劉綎帥兵五千,翻越尚州鳥嶺。這鳥嶺廣亙七十余里,四面都是懸崖,唯有一條山道往來。倭寇本要拒險死守,結果李提督另派大將查大受、祖承訓等由間道翻越槐山,出鳥嶺之后,兩下夾擊倭軍潰敗,斬首上百。”

    “然后我軍大將錢世楨又收復了大丘府,斬倭首數十級。現已進逼洛東江,據釜山浦不過數十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