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大明文魁》


    第(2/3)頁

    剛一下馬車,眾人即覺得此處氣象不同。

    換了京里一般衙門那都是門禁森嚴(yán),石獅子把門,還有鼻孔朝到天上去的門子。但是新民報館卻是不同,這里幾乎沒有門禁,旁人是隨意進(jìn)出。

    眾人問路上樓,但見沿途上的編輯各個都是一副煙熏火燎,好幾日沒睡的樣子。

    就算是出身如翰林,也是大致如此。

    眾人都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一心都關(guān)注在手上的稿子里,如此氛圍是郭正域他們在其他衙門里都沒有看到過的。

    不久他們在主編室里見到了方從哲。

    方從哲現(xiàn)在可謂名聲在外,經(jīng)孫承宗之手后將新民報經(jīng)營的有聲有色,眾人能拜見他都是高興。

    不久旁人都退了出去,只有方從哲與郭正域二人留在房中。

    正如郭正域不知何時與孫承宗疏遠(yuǎn)的,他與方從哲也是不知何時接近的。

    作為一名傳統(tǒng)讀書人,郭正域在入仕之初還有些道德潔癖,故而他與孫承宗往來密切,相反對于心思深沉的方從哲少了來往。

    但后來林延潮將方從哲引薦給郭正域,故而二人也漸漸拉近了關(guān)系。

    二人關(guān)門說話商量大事,方從哲道:“恩師現(xiàn)在之處境并非太好。”

    郭正域嘆道:“我不明白恩師非要提出復(fù)張?zhí)烂荒兀俊?

    方從哲道:“此事說來話長,恩師曾言前兩年面君時,圣上引太祖之言告誡,元朝以寬失天下,失在太寬,相反秦失天下在于猛,漢興濟(jì)之以寬,以寬濟(jì)猛,是為得之。故太祖濟(jì)之以猛,取寬猛相濟(jì)之道。”

    “太祖濟(jì)之以猛,因此廢宰相設(shè)錦衣衛(wèi),以空印案等整肅貪官污吏,即位三十一年,無一日倦怠,整頓國事,美命你如何看來?”

    郭正域道:“寬猛之道在于裁量,不可一味以猛,也不可一味以寬。更不可各以寬猛為久持。這正如弓弦一緊一松,方能百步穿楊!”

    方從哲拍腿贊道:“正是如此,難怪恩師常稱眾門生中你最能領(lǐng)會他的心意。”

    郭正域笑了笑,林延潮縱是心底如此想,但也絕不會在弟子面前說出此言。

    但見郭正域道:“哪里及得中涵,咱們繼續(xù)說。”

    方從哲道:“嘉靖年時,世宗以君王獨治天下,是以為猛;隆慶時,穆宗性子寬和,以君臣共治天下,是以為寬。而本朝到了張江陵后,也是天子獨治天下之局。”

    “當(dāng)今天子確實以猛治天下。”

    方從哲道:“其實不然,這爭國本之事鬧到現(xiàn)在,逼退四位首輔,十幾員部堂,一百多名官員被罷官流放充軍,百官與圣上早已離心離德,譬如顧憲成,鄒元標(biāo)公然抨擊朝政。如此風(fēng)氣之下,皇上已不能一人獨治天下,但卻又不肯君臣共治天下!此乃當(dāng)今天下之巨弊也!”

    郭正域嘆道:“中涵所言極是!圣上魁柄獨持,卻又不趁此將大小政務(wù)整頓一番,中外人心收拾一番,朝廷二百年固結(jié)之人心,一朝令其渙散至此啊。”

    方從哲道:“不,以圣上之聰睿肯定早就看到了這一點。皇長子性子溫和,頗有穆宗之范。今因爭國本之事,得到百官擁護(hù),將來為君,也是君臣共治天下之局面。”

    “圣上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心底早就明白這一點,儲位之事拖延越久,大臣們也會更傾心于皇長子。”

    郭正域聞言暗暗佩服,論見事之明方從哲還在自己之上啊。

    但他沒有明面上道出而是道:“所以依中涵兄所言,陛下不是不肯君臣共治,而是在位之時不肯有君臣共治之局。”

    “沒錯,”方從哲點點頭道,“當(dāng)今天下唯有寬,才可濟(jì)之救之!用寬之必要君臣共治!這也是恩師之所以不肯入朝為相之因了。”

    郭正域點了點頭。

    方從哲笑著道:“其實恩師等一等也好,恩師自萬歷八年中進(jìn)士以來,拜為宰輔用了十四年。時日太短,如同年不過四五品之間。反觀沈四明則他的同年鄉(xiāng)黨都在朝中身居高位。而且恩師一路從翰林院至禮部,沒有吏部任過官職,而輔臣中趙蘭溪,沈四明都曾在吏部任官,這點又是不如。”

    “這一番廷推,滿朝官員推舉他上去,乍看是因平倭之功,實因他能直言規(guī)勸天子。在皇長子立儲之事上建功!如此一旦入閣必有圣上有所沖突,如此何談君臣共治呢?故而復(fù)張?zhí)烂徽Э词且皇拢鋵嵤谴艘皇虏怀桑瑒t無一事成!”

    “我今日方才真正明白恩師之苦心。”郭正域道。

    方從哲道:“那么美命這一次進(jìn)京為何?”

    郭正域道:“本用心為擁戴之事,但經(jīng)中涵你這一番話,打消了此念頭。”

    說完郭正域,方從哲都是大笑。

    方從哲道:“我何嘗不心急如焚,但苦于人微言輕。你看這準(zhǔn)字古字下面有一個十字,古今文書平移,皆用此字,但后來寇準(zhǔn)為宰相,為了避諱準(zhǔn)字減此十字,至今不改。”

    “這宰相之尊由此可見一斑,但此相體本朝除了張?zhí)劳猓瑹o一位輔臣可復(fù)見!實為可嘆可恨!”

    郭正域點了點頭道:“要行新政變法,至少也要君臣共治之局。這一次吾入京,縱不能面圣,但也要以此諫之!”

    “美命,不可亂來!”方從哲急道,“你方才還不是說打消念頭嗎?”

    郭正域笑道:“我豈會如此毛躁。”

    說完郭正域從袖中抽出一疏來道:“這是我要呈給天子的奏章,中涵替我把一把關(guān)。”

    方從哲見此猶豫一下,然后從案上取來叆叇戴上看了起來。

    “改遼東都指揮使司為承宣布政使司?”

    明朝遼東建制上屬于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如楊鎬雖在遼東作參政,但卻是寄銜在山東。在遼東都司更北的則是奴兒干都司。

    明成祖時國力強大,朱棣派宦官亦失哈九上北海,對奴兒干都司的女真各部進(jìn)行安撫。此舉類似鄭和七下西洋,只是規(guī)模沒有那么大。

    當(dāng)時東北女真各部通過與明朝的往來,甚至將明朝的絲綢渡海賣給日本北海道的松前藩。

    這條路線也被稱為東北絲綢之路。松前藩之地就是蝦夷族所居,而這明朝從東北流入的絲綢,也被稱作為蝦夷錦,成為日本稀世的唐物。

    方從哲看了郭正域的方略,微吃驚道:“美命,你這是何意?”

    郭正域笑了笑道:“就是奏疏里的意思。”

    “美命!”

    郭正域撫須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故而能齊家者必修身,能治國者必能齊家,能平天下者必能治國!”

    方從哲明白了郭正域的意思,當(dāng)即道:“美命,你是要在遼東用事,迫朝廷變法嗎?”

    郭正域道:“中涵,現(xiàn)在不是洪武永樂之時了。奴兒干都司名存實亡,朵顏三衛(wèi)亦是叛亂,為何如此?去年今年草原都有白災(zāi),開市只是權(quán)宜之計。更不說虎視眈眈的察哈爾部及女真,朝鮮。”

    “若我們現(xiàn)在不經(jīng)營遼東,若將來遼東有失,則天下必然震動!恩師在朝鮮義州設(shè)鎮(zhèn)屯兵的用意不正在于此嗎?”

    方從哲額上冷汗滴落道:“美命果真思慮周全,從哲于朝堂上說得頭頭是道,但論及事功,著眼全局實不如兄。”

    “要設(shè)立遼東承宣布政司使,如此將財權(quán),人事,皆獨立于山東。這不失為妙策。但這錢從何來?人又從何而來?朝廷給嗎?單論山東地方怕也是不肯吧!”

    郭正域道:“故而我這才找中涵助我一臂之力!”

    方從哲想了想微笑道:“我也有一事相求,請美命推于東阿復(fù)起,重任禮部尚書。若不如此山東地方官員不會同意遼東設(shè)布政司。”

    二人相視一笑,隨后方從哲從柜子里取出一壺酒來道:“美命,你我喝兩杯!”

    郭正域點了點頭。

    這時郭正域忽舉杯停止,方從哲問道:“為何不飲!”

    郭正域道:“中涵,你說我等為官一任,來來去去不過二至三年,但對當(dāng)?shù)匕傩斩詤s實如父母一般,萬千百姓的禍福就在一念之差。而文淵閣里來來去去那么多輔臣,志以天下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者,兩百年來,唯有張?zhí)酪玻 ?

    方從哲笑道:“方才美命還不愿恩師以相位換太岳的名位!”

    “不愿是為恩師個人,愿則為了天下蒼生!”郭正域感慨道。

    “我漢家氣節(jié)延綿千年至今而成風(fēng)骨,這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之氣會在天下讀書人代代相傳。”方從哲道。

    “那也要看天子肯不肯用,敢不敢用,”郭正域嘆道,“恩師不在廟堂上我等也當(dāng)事功!”

    “說得好,先以此酒先敬張文忠公!”方從哲笑道。

    “但盼有沉冤得雪的一日!”郭正域點點頭道。

    二人將美酒灑在地上,室內(nèi)頓時酒香撲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