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關系戶的自我修養-《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既然如此,郭鵬也只有認真的感謝,表達自己的開心。
郭鵬如此表示,讓曹嵩很開心。
瓜果用完了,家常話題也說完了,丁氏便離開了,堂子里剩下三個男人,就是該說正題的時候了。
“童子郎歷來選拜的人數都不多,今年也不過寥寥數人,關于童子郎的策問不會很難,問題和解答你都已經知道了,相關的一些關節都已經打通,所以小乙,你只需要在太學里讀書就好,其他的一概不必擔心。”
曹嵩將自己的能耐都給展現出來,告訴郭鵬讓他完全不用擔心其他的事情,只要讀書就好。
其實郭鵬還是有點郁悶的,因為那些問題他是真的可以輕松解答出來的,可是曹嵩這樣一弄,就把自己弄成一個徹頭徹尾靠關系混日子的關系戶了。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可不就是關系戶嗎?
沒有曹嵩的這層關系,自己能以童子郎的身份進入太學?
尋常人家沒有門路的讀書人要五十歲才能進入太學學習,更是要到六十歲才有被朝廷選拔做官的機會,而自己十二歲就能進去,這是多么幸運而又不公平的事情?
世界上本來就沒什么公平好講,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種事情郭鵬是不會去做的。
亂世將要來臨,生存才是最大的問題,不在現在積累足夠的政治資本,在未來求生就是個大難題。
“多謝岳丈關懷,小婿不勝感激。”
郭鵬認下這份情,表示自己沒有不愉快。
這倒讓曹嵩松了口氣,本來曹嵩還以為郭鵬會因為自己這番舉措而有些不高興,覺得自己輕視他的才學之類的。
主要是曹嵩不懂公羊學,不知道這些策問到底是容易還是難,收了錢的尚書本著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理,就這樣做了,他自然也就這樣接受了,反正都花了錢了。
但是看郭鵬沒有不高興的樣子,曹嵩也就高興了。
“進入太學是沒什么問題的,不過小乙啊,進到太學以后,你想過要如何學習嗎?”
曹嵩這算是問到了點子上。
西漢時期太學最早只有五經博士,五名博士分別對應《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五本儒家經典。
一名博士可以傳授數百甚至上千名子弟,而太學學子人數最多的時候有三萬。
而后隨著經學方面的發展,五名博士的傳承者出現了對經典有不同解釋的優秀者,每一經衍生出了不同派別和其傳承者。
于是到了西漢末年東漢初年,五經博士已經有了十四人,號稱五經十四博士,一直到現如今都沒有改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