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對于這所軍校,自然也是用來為奪權保駕護航的。
既然是為奪權保駕護航,那他自然打算以皇帝兼任校長。
把這所軍校打造成專門培養忠于皇室的軍事人才的重要學府,然后以大量軍校的人才進入參謀臺,壟斷參謀臺的職位,以此逐漸確立參謀臺官員都畢業于軍校這樣的一個傳統。
而且軍校不對外招生,只對軍隊招生,對于軍隊內部那些立下功勞且有志于進行參謀工作的軍人進行專門性的培養。
不識字不要緊,出身黎庶也不要緊,進了軍校,可以學,什么都能學,只要立功,愿意發展,都可以獲得進入軍校深造的機會。
如此一來,算是間接的為黎庶打通一條上升渠道,且從根本上隔離士人和軍隊之間的聯系,確保皇帝對軍隊的掌控。
對于專制帝王來說,軍隊是真正的紅線,比起他的權力都重要,因為足夠強大的武力是一切統治的根基,武力才是根本,皇帝如果不能直接掌控軍隊,將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所幸魏軍從護烏丸校尉時代建軍開始就被郭鵬掌控的非常嚴實。
軍紀嚴明,軍規十分嚴苛,各種規章制度深入貫徹落實,任何試圖挑戰的人都沒有好下場,無論是誰。
通過這樣的方式,郭鵬對軍隊的掌控力也非常強。
他要對軍隊做什么,士人們是干預不了的,他要做這些事情,只要是針對軍隊,士人就拿他沒辦法。
動不了你們的命根子還動不了軍隊?
別想著動我手里的軍隊,你們懂!
這一點,相信大家是心照不宣的。
而且就東漢士人歧視壓制軍人的傳統來看,郭某人并不擔心他們會在軍隊里擁有什么勢力。
這年頭,都是優秀的軍人卯足了勁兒往士人轉型,比如河內司馬氏,司馬懿的本家,除此之外,還從沒聽到過士人往軍人方面轉型的。
等他們反應過來想要轉型的時候,估計已經來不及了,軍校已經確立了。
中央的具體架構郭鵬就確立的差不多了,重用內閣,分化尚書臺,壟斷參謀臺和御史臺,以此提拔寒門豪強和黎庶,打壓士人。
定下這個基調。
而在地方,郭鵬沒有大動干戈,地方依然是州郡縣鄉村五級制度,其中州刺史和郡太守依然具備辟召屬吏的資格,這是郭鵬暫時無法撼動的。
州刺史那邊倒無所謂,畢竟被郭某人剝奪了軍權和財權之后,只剩行政權的州刺史掀不起什么風浪,郡太守其實也差不多,但是二者具備的辟召之權依然是很大的隱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