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某人沒什么基礎,所得到的積累的一切都是從中間商手里奪來的,以及從農民身上壓榨出來的。 多年積累多年建設之下,才有了進行這一場大規模北伐的底氣。 大量的運載用馬匹和三十多萬只羊也給他提供了不少助力,大大減輕了后勤部隊的負擔,讓后勤人員的負擔強度下降了一個數量級,可以少運輸相當一部分米糧。 饒是如此,整個河北也有八十萬戶百姓之家受到了影響,在即將到來的秋收時節將面臨一定程度上的麻煩。 為此,郭鵬要求人口多的地區要組織派人協助人口少的地區收獲糧食,總之打仗歸打仗,不能讓人們餓肚子,不能讓人家的糧食爛在地里。 另外整個行軍過程之中不僅要保證二十萬軍隊的口糧,也要保證一百萬后勤人員的口糧,他們也是要吃飯的。 質量稍微低一點,差一點,乘以一百萬,那也是個巨大的數字,若非郭鵬的家底子厚實,這是真的承受不起。 所以郭鵬策劃這場戰爭之后,也差不多就知道了為什么當初漢武帝打匈奴打到了海內戶口減半的地步。 真的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財力,要是做不好后勤保障人員的保障,后勤人員大量死亡也就是常態,真正戰死的人反而是少數了。 所以郭鵬一再強調確保后勤人員的安全,確保他們能吃飽飯,不會餓肚子,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 官員當然不敢亂來,但是大吐苦水是正常的。 出征一個月,零星打了幾次小的遭遇戰,負責后勤的董昭就上表給郭鵬吐了五次苦水。 什么錢不夠啊,物資不夠啊,難以為繼啊,官員人手不夠啊之類的,全是抱怨。 郭鵬一開始是安撫,然后自己打開內庫,一千萬一千萬的撥款給董昭,讓董昭使用,連著撥款了六千萬錢,董昭還在吐苦水。 那意思就是讓郭鵬降低人員配給的數量,降低口糧的數量,給他減少負擔。 一氣之下,郭鵬直接開罵。 能干就干,不能干給我上辭呈,然后滾蛋! 不能辦事,要你何用!能做事的人多得是,多少人盯著你的位置眼睛都紅了,你覺得我找不到替代者? 想輕松? 可以!把官服給我脫下來!告老還鄉去吧!你就永遠輕松了! 一頓怒罵之后,董昭老實了。 他可舍不得自己的官位。 他沒有繼續吐苦水,而是硬著頭皮辦事。 之后,也就是給郭鵬上了幾分奏表里提到了一些官吏因為久坐處理政務引發了痔瘡之類的,希望郭鵬增調人手幫助處理后勤事務, 這一點,郭鵬同意了,送令去洛陽,讓留守洛陽的郭瑾增調人手去支援董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