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消滅一個敵人之后不去占領敵人生長的土地,就會造成這片土地上出現權力真空和生存真空,必然會吸引其他人來這里發展壯大。 歷史一再證明草原上能夠誕生強大的游牧武裝力量,并且足以威脅中原的安全。 所以這塊戰略要地必須要占領,哪怕它的經濟構建模式和漢人傳統的經濟構建模式完全不同,也不能因為看不到收益就不去經營。 哪怕是作為戰略緩沖,這一大片草原也是極其重要的,更不要談論作為天然牧場的經濟價值了,在這片草原上飼養牛羊馬,完全可以為中原完成輸血。 文官們不樂于開拓,不樂意開辟新的領土去經營,這種思想就和地主階級不樂意開拓荒地而喜歡搶占現有成熟耕地的行為是一樣的。 不愿意為開拓付出成本,眼睛永遠只盯著前人已經開拓完畢的領土,何其短視! 春秋時期和西漢前期,匈奴人都曾經侵犯到中原地區來,甚至試圖操控中原帝國的政治,這一點,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而現在,他消滅了鮮卑,卻不敢保證再過三十年,草原上會不會繼續誕生一個強大的游牧帝國,再次對魏帝國的邊關造成威脅。 他覺得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只管打不管占據的話。 有人說草原不能給中原帝國帶來好處,可是草原本身也能養育出如此強大的敵人,這難道不能證明草原的巨大經濟潛力嗎? 過去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不代表就不能做。 沒人做,我來做,為后世開先河,讓后世子孫知道,草原上,遍布著美味的肉和鮮美的奶! 郭鵬的圣旨下發,所有人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沒得商量了。 皇帝剛打了空前的大勝仗回來,聲威震天,誰敢對他的政策說不呢? 這個事情沒有先例,不僅沒有成功的先例,也沒有失敗的先例,誰都不知道這是成功還是失敗。 所以無論怎么說,他們都不能斷定皇帝這一波一定是失敗的。 可是皇帝這邊剛打完仗,還沒來得及與民休息,那邊又要遷移三十萬民眾去草原上搞什么漠州建設計劃,要把這片大草原變成肉和奶的生產基地,這怎么看怎么覺得有點冒進。 于是財政部尚書王粲就拿著國家財政支出計劃表來找郭鵬商量這件事情。 “陛下,這件事情依臣來看多少還是要緩一緩,如果立刻推進的話,以朝廷目前可以調動的物資來看,不可能支持三十萬人前往打造漠州,咱們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事情都是都需要錢和時間的,臣知道陛下胸懷乾坤天下,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但是陛下,志向和抱負的實現,需要時間,需要錢。” 王粲的話說的很中肯,郭鵬知道他沒有說謊,魏帝國的財政收入極其豐厚,但是財政支出也十分巨大。 第(1/3)頁